第四零八章 戰事起(一)(1 / 3)

秋風蕭瑟,層林盡染,一片金黃。九月中旬,已是進入中秋之際,天氣也沒有夏日那般炎熱。糧食已經收入倉庫,而各方勢力,也在準備收獲成果了。

兗州東郡濮陽縣,城外旌旗蔽空,馬聲呼嘯,一列列裝備白色鎧甲、頭戴白巾、手執長槍、長刀、鐵盾等裝備的士兵昂然挺立,等待著前方將領的號令。

而在隊伍的最前方,自然是此次親自掛帥出征的曹操。

曹操同樣披著白甲、白盔,額頭前綁著白巾,上書“報仇雪恨”。而在曹操的身後,曹仁、夏侯惇、夏侯淵和曹洪等大將跟隨。此次進攻徐州,曹操可謂是精銳盡出,隻留少數文官駐守。

“殺入徐州,雞犬不留!”

曹操怒喝一聲,大手一揮,十萬大軍同時齊聲高呼!

“殺入徐州,雞犬不留!”

十萬大軍的呼聲直衝雲霄,令人心驚。這一次,曹操出兵,是帶著殺人的目的而去的,當然,順便再接手陶謙的地盤,這也是必須之事。

“出發!”

當曹操再次高呼,大軍開拔,一場大戰即將來臨。

……

而在冀州治所鄴城外,同樣的情形也在發生。

袁紹集結大軍十五萬,勢必要一舉攻下幽州。對於人口眾多的冀州而言,征召十五萬的士卒,並不是多難的一件事。同樣的,袁紹進攻公孫瓚,自然也是有理由的。所謂理由,不外乎便是公孫瓚挾持朝廷使者,以下犯上,藐視朝廷,膽大包天。罪惡滔天。而袁紹則代表朝廷討伐公孫瓚,以正朝綱。這樣的理由不過是廢話,隻要稍微有點腦子的人都知道。這事跟你袁紹有屁毛的關係。袁紹當初自己想要立劉虞為帝,不過被人家給拒絕了。不一樣是以下犯上,藐視朝廷,膽大包天。所以,袁紹出兵的理由不過是一紙空文,大家都不會放在心上。

跟曹操不同的是,袁紹穿著的是金甲、金盔,生怕別人不知道他是主帥。看著身後的十五萬大軍,袁紹可謂是一臉的春風得意之色。想他如今不過是而立之年還不到不惑之年。便有如此成就,真可以算的上是功成名就。當然,袁紹出身四世三公的袁氏名門,早就看慣了高官厚位,這一點成就還不能讓他滿足,最多隻是有點得瑟。

在袁紹身後的,自然是河北四庭柱這四名大將。再往後,則是一些名氣比較低下的將領,也就無須介紹了。

“主公,將士們已是整裝待發。隨時可以出征了!”

顏良策馬在袁紹身後,等到低下將領們將士兵的情形彙報上來之後,立即便告知給袁紹。

袁紹點了點頭。大手一揮:“出發!”

戰馬嘶鳴,馬車轆轆,整齊而肅然的隊伍給人一種驚顫的感覺。這一年的秋天,雖然氣候怡人,天下各地的百姓都是糧食大豐收。然而,隨之帶來的卻是充滿死亡的戰爭。到底是福是禍,誰也無法明了。

……

渤海郡南皮城外,袁常也早在幾天前迎來袁紹的使者。這名使者便是之前前來渤海郡的許攸,原本跟袁常聯絡的這件事是要交由逢紀來執行的。然而。逢紀已經被袁常給嚇到了,哪還敢接這個任務。自然,這個任務便交由許攸來執行。跟隨許攸一起前來的。卻還有一個人,也算是袁常的半個熟人,卻是在袁紹麾下消失許久的荀諶。

當初荀諶在袁紹麾下也算是心腹謀士,奪取冀州這件事上,荀諶也有著不小的功勞。然而,自袁紹掌管冀州之後,荀諶卻是消隱無蹤,直到前些日子才出現在人前。對此,袁常自然詢問荀諶其中的緣由。荀諶倒也沒有隱瞞,而是很幹脆的說出答案。

原來,當初董卓肆虐三輔之地,潁川的許多世家大族都各自逃難。或逃亡徐州、或逃亡冀州、或荊州等等各不相同,而荀家便是逃亡冀州的一個家族。不幸的是,在逃亡冀州的途中,荀家的家主因為舟車勞頓,身患重病,在到達冀州後不久,就一命嗚呼,自此魂飛天外!因此,荀家自然要選出一名優秀的領導者,帶領荀家前進。在荀家老一輩之中,有荀氏八龍:荀儉、荀緄、荀靖、荀燾、荀汪、荀爽、荀肅、荀旉八人。其中死的死,老的老,自然無法再擔任家主人選。由此,這一任的家主人選便是從荀彧這一輩中挑選出來。而在荀彧這一輩荀家子弟之中,以荀彧和荀諶二人為最。人選,便是他們二人中的其中一個。

後來,經過家族內的長輩表決,多數人都認為荀彧是最好的選擇。然而,當時荀彧已經前往兗州,投靠曹操。荀家去信給荀彧,讓荀彧回來擔任家主。奈何荀彧卻認為曹操是個明主,能夠平定天下,匡扶漢室,無心家主之位,隻想跟著曹操。無奈之下,家主的人選便轉為第二人選的荀諶。

作為一名家族的家主,是不能偏向於某個勢力。家主帶領的是整個家族,以家族為重。就如荀氏子弟各有投靠多方勢力,不會偏重於哪一方勢力。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裏,這是世家大族生存的根本。就如荀彧看重曹操,死心塌地的跟隨曹操,若是還讓荀彧擔任家主。日後荀彧將整個家族都綁在曹操身上,曹操要是沒能成為最後的贏家,整個荀氏豈不是被葬送了?而荀諶則不一樣,他並沒有死心塌地的跟隨袁紹。相比於關心天下的荀彧,荀諶更看重家族的發展。故此,當荀彧推辭家主之位後,荀諶便脫離袁紹,安心的回到荀氏當他的族長。

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荀諶在家主這個位置上也幹得差不多,也穩定了荀氏的局勢。故此,荀諶便再次出現在人群。至於荀諶會來到袁常這裏,卻是因為早在很久之前,荀諶便看好袁常。

當時袁常在袁紹麵前還是畏畏縮縮的一個角色。根本沒有被多少人放在眼裏。就如逢紀、許攸等人都沒看出袁常的不同,但是,荀諶在第一次見到袁常之時。便已經留心上了。就如當初袁常選擇縣令之位時,荀諶就看出袁常的不俗表現。卻也沒有揭穿,還暗暗的替袁常消去痕跡。所以,間接來說,荀諶還有恩於袁常。

“袁太守麾下兵馬氣勢十足,端的是少有的精銳。袁太守果非常人,某敬服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