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九章 戰事起(二)(1 / 3)

幽州,燕國薊縣

薊縣本是幽州治所,也就是前一任幽州刺史劉虞的老窩。劉虞被公孫瓚給幹掉,這一切自然是被公孫瓚給接收了。不過,公孫瓚早先是涿郡太守,經營的是涿郡的老窩涿縣。故此,公孫瓚一直都呆在涿縣。

然而,當得知袁常和袁紹二人要進攻幽州之後,公孫瓚果斷的把重心轉移到薊縣。袁常和袁紹那麼大的動靜,而且兩人還沒有絲毫的掩飾,公孫瓚能夠知道,也是很正常的事。薊縣畢竟是一個州的治所,各種條件都比涿縣優越。劉虞在世的時候,也修葺過城牆等防禦設施,還有儲存了大量的糧食,這也是公孫瓚的手下無意間發現的。因此,在知道袁常和袁紹的動作之後,公孫瓚便開始轉移,在袁常和袁紹出兵幽州前,已經完成了轉移。

昨夜,安排在冀州的探子探聽到袁常和袁紹已經出動的消息之後,立馬加急傳送到公孫瓚麵前。所以,在今天天還沒有亮的時候,公孫瓚便召集麾下商議對策。

“探子來報,袁常自渤海郡率領五萬大軍攻向我幽州地境;袁常自鄴城率領十五萬大軍亦然,他們二人不日便會抵達,諸位可有何良策?”

公孫瓚高坐正首,濃眉緊皺,一臉嚴肅的看向麾下文武。

“什麼?袁紹和袁常二人竟然真的攻打我幽州,這是何道理?”

“這兩個亂臣賊子著實猖狂,同為朝廷的臣子,竟然無端攻伐領境,根本不把朝廷放在眼裏。大人應當上奏朝廷,將此事報知朝廷,讓朝廷派遣大軍討伐這兩個逆賊。”

“怎麼辦?袁紹和袁常二人來勢洶洶。我們幽州能夠抵擋住他們的進攻嗎?不若派遣使者與他們和談,也許可以將他們勸退。”

雖然早就有傳聞袁常和袁紹會攻打幽州,可是。當事情真的發生的時候,公孫瓚麾下的官員還是亂成了一團。說什麼的都有。其中一些官員的言論更是讓公孫瓚麵色發寒,差點就想把這家夥拖出去砍了。

“父親大人,袁紹和袁常二人膽敢入侵我幽州,著實猖狂。我幽州精銳將士也不是吃素的,孩兒懇請父親大人予孩兒三萬人馬,必定擊退袁紹和袁常這兩個亂賊。”

說話之人乃是一名穿著精致鎧甲的年輕小將,此人正是公孫瓚的兒子公孫續。

公孫續今年不過二十五歲,卻隱隱已經有了大將的風範。公孫續才十五歲的時候。就跟從公孫瓚與北方異族作戰,如今已有了十個年頭,經曆過數百次的戰役。若是放在袁常穿越前的時代,像公孫續這個年紀的人,也許還在象牙塔中憧憬著未來。而在這個時代,這個年紀的人卻是早早的感受現實社會的殘酷,至於到底悲哀還是幸運,誰也無法做出準確的判斷。

“我兒有心,為父甚為欣慰!”

見到自己的兒子如此勇武,公孫續滿意不已。也虧得他一直用軍人的方式去鍛煉公孫續。不過,對於公孫續要求出戰的意圖,公孫瓚卻是拒絕了。

“如今袁紹和袁常二人共計二十萬大軍入侵。三萬人馬是萬萬不夠。所以,硬碰硬是不智的選擇,我等當思考良策之後,再做決定。”

對比下自己兒子和麾下官員的表現,公孫瓚心中更是惱怒,養了這群手下這麼久,卻沒幾個有用的,真是一群廢物。

“主公,屬下有一計。可讓袁紹和袁常這兩個亂賊來得去不得!”

正當公孫瓚要發怒的時候,一名手下站了出來說了一句話。卻是讓公孫瓚止住了即將要噴射出來的怒火。

“子詩有何良策,快快道來!”

說話之人乃是公孫瓚的老部下單經。在公孫瓚從小吏做起的時候,單經便一直跟隨公孫瓚。在公孫瓚接管幽州之後,便任命單經為涿郡校尉。公孫瓚將自己老窩的兵權都交給單經來掌管,可見對單經的信任。

在原本的曆史上,公孫瓚在和袁紹前期的交戰之中是處於上風。而後,公孫瓚占領了並州、冀州、幽州和青州四大州的地盤。然後,公孫瓚借著挾持朝廷使節所得到的符節等物,還自領都督兗州的權力。而單經,便是被公孫瓚任命為兗州刺史的麾下。然而,如今這個時代因為袁常的到來,曆史注定會產生變化。公孫瓚能否還如曆史上那般占據優勢,顯然是隻有微乎其微的可能!

“是,主公!”

單經對著上首的公孫瓚拱了拱手,隨後朗聲說道:“主公,從地圖上不難看出,渤海郡的袁常距離我幽州不遠,若是按照正常的行軍速度,三五天便可到達。從渤海郡那個方向要進攻我幽州,必然要走範陽郡的容城縣、通縣,而後才能到達涿縣。再看從鄴城出發的袁紹,要到達我幽州地境,至少也要十天的時間。而這五天的時間,便足夠主公擊破袁常這一支人馬,皆是再對付遠道而來的袁紹,便是輕而易舉了。”

“子詩所言甚善,是為良策!隻是,倘若袁常到達幽州地境之後不再前進,又當如何?”公孫瓚點頭稱讚了一句,隨後又追問道。

“主公且放心,倘若袁常見我幽州勢大,自然是不會輕舉妄動,而是等待與袁紹大軍集結之後再行前進。然而,若是容城縣、通縣等城池可以輕而易舉的攻下,袁常又豈會放棄?主公可埋伏下人馬,讓袁常一路前進。等到袁常到達涿縣之後,埋伏在後方的人馬出動,與涿縣內的大軍兩麵夾擊,任他袁常有通天之能,又豈能逃脫?一旦擊破袁常,對付袁紹也就輕鬆了許多。”

“哈哈,子詩此計甚好,當獎之!”

公孫瓚聽了單經詳細的描述,頓時大笑起來,當下便獎勵了單經黃巾百兩,蜀錦十匹。西域寶馬一匹。頓時,把一旁的官員都給吸引住了。

“大人,待解決袁常之後。某有一計可令袁紹死無葬身之地。袁紹此次率領十五萬大軍,糧草運輸必定困難。以主公白馬義從的強勁。可繞道其後方,燒其糧草。若是沒有糧草,袁紹即便是有十五萬大軍,又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