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公孫瓚下令之後,一刻鍾的時間,城內的八千弓箭手就已經集合到了城頭之上。
“射,給本侯射!本侯要讓袁紹知道,不是隻有他才有弓箭手!”
公孫瓚惡狠狠的說道,如今弓箭手到達,而且還占據著地理優勢,他難道還用得著害怕對方的弓箭手?
“咻、咻、咻!”
八千的弓箭手被分成兩隊輪番射擊,果然,因為有著地理位置的優勢。公孫瓚這四千弓箭手射箭的效果比之袁紹五千弓箭手射箭的效果強了幾番。
“啊!”
“啊!”
兩邊共計一萬八千名弓箭手在城下和城上對射,慘叫聲、哀呼聲時刻都在響起。隻不過眨眼的功夫,雙方加起來就有三千多名的弓箭手傷亡。而公孫瓚的弓箭手傷亡一千餘。袁紹的弓箭手卻是傷亡了二千餘。相對而言,袁紹的損失就更嚴重了。
“剩下的弓箭手,進攻!”
審配看著己方傷亡的人數,嘴角微微抽搐。
弓箭手如此損失,袁紹也是承受不起的。在軍隊之中,除了特殊的部隊之外,正常情況下,騎兵的造價是最昂貴的,也是戰力最高的。其次。就是弓箭手了。弓箭手並不是說隨便一個士兵就能夠成為弓箭手,而是要有天賦的。而且。弓箭手的箭法也是要經過長年累月的積累才能做到高效的命中率。所以,弓箭手的造價雖然比不上騎兵。卻也是相當昂貴。除了這兩種最昂貴的兵種之外,接下來就是刀盾兵了。聽這名字就知道,有刀又有盾,造價當然不會低。兵種之中最便宜的,毋庸置疑就是長槍兵了。長槍兵隻要是一個青壯,隨便拉杆槍就能夠做到了。
己方的弓箭手傷亡的比公孫瓚的還要多,審配自然不允許這種事情發生。己方還有一萬後備弓箭手,既然公孫瓚要比拚遠程攻擊,那就看誰的人數多。
當袁紹軍後備的一萬弓箭手也加入戰場之後,局勢頓時就持平了。
在先前,公孫瓚一方八千弓箭手分成兩隊,每隊四千個弓箭手和袁紹的弓箭手對射,達到了一比二的傷亡比例;如今袁紹後備的一萬弓箭手加入戰場,袁紹每隊一萬,在數量的巨大優勢下,地理位置的差距也就被持平。於是乎,雙方的傷亡比例變成了一比一。
弓箭手的造價是不貴,那是相對於騎兵而言。而且,想要成為合格的弓箭手,也是要經過時間的積累。沒有了這些經驗老道的弓箭手,日後戰場上遠程攻擊這一塊就有些薄弱了。因此,在對射了將近半個時辰的時間之後。公孫瓚和審配二人如有默契一般,同時撤回了弓箭手,大家都同樣消耗不起。
而僅僅就是這一個時辰時間都不到的對射,公孫瓚的弓箭手傷亡超過三千;而袁紹則傷亡超過了六千餘。得知這個結果,無論是公孫瓚還是袁紹,臉色都黑了下來。這傷亡的弓箭手除了要花費一大筆錢之外,還要用時間去培養,對於兩人而言,都是一次重大的損失了。
“進攻!”
當弓箭手退回之後,審配再次下令到。雖然弓箭手的傷亡有些嚴重,但是,戰鬥還是要繼續,否則,那些弓箭手就白白損失了。
“殺啊!”
“衝啊!”
“殺他狗娘養的公孫瓚,老子要當將軍!”
袁紹的士兵怒吼著衝向故安城,似乎感受到了袁紹的憤怒,士兵們喊叫的更賣力,攻擊的也更瘋狂了。
“殺啊!”
“殺了這些侵犯我們領土的賊子!”
“拿下袁紹的首級當尿壺,弟兄們加把勁!”
城頭上,公孫瓚的士兵也是氣勢如虹的防守著。雙方的士兵沒有一個畏懼後退,都充滿了戰意,誓要擊敗對方。
“嗚、嗚、嗚!”
“嗚、嗚、嗚!”
夜色不知不覺的在雙方攻防之中來臨。而當天色漸漸開始暗下來之時,雙方的隊伍後方。渾厚的號角聲同時響起,代表著今天的戰鬥已經結束了。
袁紹軍營之中,袁紹的大帳之內,此刻袁紹坐在主位之上,而麾下的文武則分立兩側,顯然,袁紹正在商議軍情。
“各位,今日的戰鬥大家都看到了。公孫瓚不愧是征戰多年的老將。無論他的應對還是指揮都是無可挑剔。雖然我軍不比對方弱,不過,若是繼續這樣消耗下去,局勢必然會對我軍不利,各位可有何良策?”
袁紹環視一眼麾下文武,中氣十足的詢問到。
袁紹話音落下,郭圖率先站出來,朗聲說道:“主公,據子遠那邊傳來的消息。袁常太守分兵突襲方城,並且成功拿下。隨後。便會從方城繞道通縣背後,成兩麵夾擊之勢圍攻通縣城。一旦如此,通縣必定可以克日拿下。故安城城高牆厚。易守難攻,然而,故安城卻是我軍要通往涿縣的必經之城,唯有拿下故安城,主公的大軍方可繼續前進。然而,故安城內有公孫瓚的十五萬大軍,若是強攻,我軍必定會損失慘重。故此,屬下以為。主公可以揮師前往通縣與袁常太守彙合,隻要攻下通縣。便能逼近涿縣,在涿縣與公孫瓚展開決戰。況且。通縣的守將是公孫瓚之子公孫續,若是還能夠生擒公孫續,還能成為我們製衡公孫瓚的一個優勢。”
“公則此計甚善!”
袁紹點了點頭稱讚了一句,卻也沒有立即同意郭圖的計策。至於袁紹心中在想些什麼,帳內的文武自然是不知道。
逢紀上前一步,反駁到:“主公,公則此計甚善,卻非良策!”
郭圖眉頭一挑,心中憤憤。他知道自己提出計策之後跟自己不合的謀士肯定會跳出來,隻是,他沒想到逢紀一口否決他的計策不是好策。郭圖心中冷笑,他倒要看看逢紀能夠提出什麼樣的“好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