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二章 戰事起(二十五)(1 / 3)

“踏、踏、踏…”

整齊的腳步聲由遠及近的響起,聽這動靜,至少也要有二三萬的兵馬在行進才能造成如此動靜。隨著腳步聲越來越近,這支兵馬的身影終於出現在眼前。清一色的青銅色鎧甲,每個人手中或持著長槍,或持著舉盾,或持著長弓等等。當然,從這些裝扮還看不出這是屬於誰的兵馬,不過,當中軍出現,迎風招展的旗子上赫然用隸書寫著一個公孫字號,顯然,這支兵馬是屬於幽州公孫瓚的。

而在中軍最中央的位置,近千銀色白馬的騎兵簇擁著中間一名儒士。此人,赫然正是公孫瓚的長史,同時也是公孫續軍中的監軍關靖。原來,這支兵馬便是公孫續從通縣分出來,前往方城路上準備埋伏韓恂的幽州士兵。

“停止前進!”

在關靖的身旁,一名穿戴著整齊鎧甲的將領大手一揮,朗聲喝道。不過片刻的功夫,他的命令便傳達到士兵們的耳中,行進中的大軍立即便停止了前進。

這次出兵埋伏韓恂的三萬幽州兵馬,統兵的並非是關靖,關靖隻是一個文官,而且還是長於內政的文官,即便是把兵馬交給他來統帥,他也統帥不了。故此,公孫續讓他的副將擔任這支兵馬的指揮將領,而關靖則是行使監督權力。雖然兵馬是由公孫續的副將統帥,然而關靖是這支兵馬權力最大的官員。臨行前公孫續已經吩咐好一切,副將隻需按照公孫續的命令執行。關靖的任務則是進行監督,若是副將沒有按照公孫續的命令執行,關靖則可以剝奪副將的權力。

不過,副將倒也忠實的執行了公孫續的命令,一路之上都是按照公孫續的命令進行。關靖也就默默的看著,也沒有胡亂插手。

這個副將也是幽州境內大家族的子弟,跟盧植一樣。都是範陽郡內盧家的子弟,名為盧覽。盧植的統兵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在鎮壓黃巾起義的戰鬥之中,盧植已經展現了他的能力。而盧覽作為跟盧植一樣是盧家的子弟,雖然沒什麼謀略,卻也有著不弱的統兵能力。特別是跟隨公孫瓚征戰多年,也算是一名出色的將領。

“斥候小隊立即探查方圓二十裏內的情形,若有異常,火速來報!”

盧覽一臉鎮定的下令到,按照公孫續的吩咐。韓恂的兵馬必定會從這個叫做草羊山的地方經過,草羊山兩麵皆是山林,隻有一條大路可以同行。隻要將大軍埋伏在兩側山林,必定能夠給對方一次致命一擊。

“關大人,你是否有什麼需要吩咐的呢?”

盧覽吩咐完了,轉頭向一旁的關靖詢問到。

原本文武對立,盧覽和關靖自然不能和諧的相處。特別是關靖是壓在盧覽頭上的一座小山,若是關靖橫插一腳,指手畫腳,盧覽便不能很好的發布命令。不過。也虧得關靖並沒有不懂裝懂的妨礙他的指揮,故此,盧覽對關靖還是很有好感。每次也都會詢問關靖的意見。

“盧將軍說笑了,某隻是一名文官,舞文弄墨倒還可以。若是說到行軍作戰,某是一竅不通,一切但憑盧將軍指揮便是。”

“如此便多謝關大人了!”

盧覽一臉笑容的向關靖抱拳行了一禮,隨後繼續下達命令,布置一切。大約過了兩刻鍾的時間,派遣出去查探的斥候也回來了。

“啟稟將軍,屬下發現二十裏外有敵情。從敵軍行進的動靜來看。約莫有二萬餘的兵馬;而按照敵軍的行進速度,再過大約兩個時辰的時間將會到達此處。”

盧覽點了點頭。示意斥候退下。

公孫續也說了,袁常分兵兩萬去奇襲方城。也會損失一些兵力。而方城的楊寬投降,加上方城的兵力,二萬餘的兵馬也沒有問題了。對方還有兩個時辰的時間才會到達,這個時間足夠設下埋伏了。

“眾將聽令,敵軍兩個時辰之後到達,爾等找到各自的位置進行埋伏,務必要一戰擊潰敵軍。”

“喏!”

各軍指揮將領火速領命而去,不過半個時辰的時間,三萬士兵便都竄入兩側山林之中埋伏,隻待韓恂的兵馬到來,便給對方進行致命的打擊。

“踏踏踏!”

一個半時辰之後,雜亂的腳步聲漸漸的在耳邊響起,從這動靜能夠聽出,對方的兵馬確實在二萬左右。不過,盧覽的嘴角卻是露出一絲冷笑,從對方行進的動靜便能夠看出,對方並不是一支強悍的兵馬。如此看來,即便沒有埋伏,他也能輕鬆解決對方。不過,有埋伏更好,能夠減少己方的損失。正好,他也可以借著這一戰來成就他的威名,在公孫續麵前展現一番,從而能夠得到公孫續的賞識。

“布穀、布穀!”

“布穀、布穀!”

當韓恂的兩萬兵馬越來越接近埋伏圈之時,兩側的山林卻是響起了鳥兒鳴叫之聲。當然,這並非是真的鳥兒鳴叫,乃是盧覽的暗號,示意大家準備,一旦命令下達,立即便從叢林之中衝出。

“停止前進!”

然而,就在韓恂的大軍要進入埋伏圈之時,領頭的將領卻是大手一揮,轉頭在四處望了望,隨後大聲下令到。

見到對方的舉動,盧覽心中“咯噔”一聲,暗自想到難道被對方看出有埋伏了?這也不對啊,自己的埋伏天衣無縫,怎麼會被對方看出來了?還有當先那一名將領,似乎就是敵方的將領韓恂了,卻是個威武的將領,此戰若是勝了,定要生擒獻給少將軍,說不得會得到少將軍的稱讚。

不過,等了一炷香的時間,對方卻是還沒有絲毫動靜,難道真的被對方看出來了?盧覽心頭滿是疑惑。

“哈哈,本將軍已經知道你們埋伏在此了,莫要藏頭露尾。速速出來相見!”

突然,那領頭的將領大笑一聲,目光在兩側山林掃過。語氣極為嘲諷的說道。若是有熟悉的人在場,便會發現這說話之人的聲音並非是韓恂。隻是他穿著跟韓恂一般的鎧甲,騎著韓恂的戰馬,這又是怎麼回事?

當然,關靖和盧覽並沒有見過韓恂,自然是不知道韓恂的模樣,也不知道韓恂的聲音是怎麼樣的。他們隻是根據對方的裝扮來認定此人是韓恂,而他們也沒有懷疑對方是否是韓恂。如今讓盧覽和關靖疑惑的是,對方似乎已經看出了己方的埋伏。不過。即便對方已經說話了,盧覽還是沒有絲毫的動作,他心中還在暗自思索對方是否在詐自己。兵法有雲:逢林莫入。便是因為但凡兩軍交戰之時,山林之中是最容易設下埋伏的地方,無論是否有埋伏,都要派出斥候查探。當然,像對方這樣的做法卻是最簡單方便,也是最省事的辦法。用這種方法來詐自己,倘若是一個不夠自信、堅定的將領,自然就會上了對方的當。從而真的暴露了自己。不過,他盧覽是什麼人?跟隨公孫瓚和北方異族交戰多年,什麼樣的場麵沒有見過。對方豈能詐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