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陳到的一番話,劉備麵色平靜無波,內心裏其實早就是翻江倒海,若非他的養氣功夫過人,怕是早就表現出一副目瞪口呆的模樣了。因此,劉備當即就明白,這陳到絕對是個少有的人才,若是利用的好,絕對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比之勇猛的關羽和張飛二人,陳到絕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幸甚,不想天下竟還有如陳都尉這般了解備之人,備又有何遺憾!聽陳都尉一席話,備願與你痛飲三杯,不知陳都尉是否給此薄麵!”
“劉平原此言,固所願而!”
當即,劉備喚來張飛,取來酒水,三人備下菜肴美酒,觥籌交錯,飲的好不歡快。
“唉!”
席間,劉備卻是驀然長歎一聲,長身而起,感慨道:“如今天下大亂,各方豪傑占據一方。漢室神器落入賊子之手,天子更是受難於西涼亂賊之下,每每思及此,備心中便猶如刀割,恨不得以此殘賤之軀代替天子受此危難!嗚呼,天下何故如此多難矣!”
言畢,又是幾多淚水從劉備的眼中淌出。
“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天子如今所受危難不過是上天對他的考驗,隻要度過這一次的劫難。必然能夠成就非凡;想漢室高祖,亦然遭受幾多磨難,方成就漢室基業;武帝中興漢室,亦是如此,天子如今所受之危難,與高祖武帝相比,卻是不可同日而語。劉平原無需為此感到憂傷,如今劉平原應當做之事。乃是先取一地,為安生立命之所,強壯自身,再迎回天子,平定四方亂賊,恢複漢室神器,此方為良謀!”
“陳都尉所言,令備有如醍醐灌頂!”劉備猛然“一震”,躬身作揖,道:“陳都尉如此大才。備敢請陳都尉相助,不知陳都尉是否願意?”
“固所願爾!”
陳到亦是站起身,躬身回了一禮。而後說道:“向來仰慕明公所為,恨不能與明公並肩作戰。今日得明公看重,到敢不效死力!”
“哈哈,今得叔至相助,備大業有望矣!”
劉備扶起陳到,拉著陳到的手坐到自己旁邊,誠懇的問道:“叔至,以你所見,備當取何地為安身立命之所。還請告之。”
“明公有問,到豈敢藏私?”
陳到拱手行了一禮。低聲說道:“當今天下大亂,群雄爭鋒。北方幽州。如今正為袁氏所得,觀袁紹此人,色厲內荏,好謀無斷,不足為慮,其麾下雖文武具備,卻是明爭暗鬥,早晚必敗;然則,其弟袁常,卻是隱忍有大誌,天下群雄必有其一席之地,不可小覷之;公孫瓚自領幽州,冀州,青州,並州牧,如今公孫瓚身死,幽州入袁常之手,冀州,青州,並州三地自是落入袁紹之後,袁紹雖不足慮,明公如今卻不可與之為敵;南下,揚州袁術此人妄自尊大,不尊朝廷,早晚必兵敗身死;江東孫策,身為一軍主將,卻是親冒矢石,雖勇武,他日必死於小人之手;荊州劉表,益州劉焉,漢室宗親,可與之結交互為犄角,共助漢室;西麵涼州太守馬騰,為人忠義,乃是漢室之棟梁,明公可與之交好為友,必是一大助力;司隸三輔之地如今為西涼亂賊所據,西涼亂賊不過一群圖小利無遠見之輩,兵馬雖強,然則其必亂之內部,屆時亂賊不攻自破,天子安危可解,明公便可率義師迎接天子,親賢臣,遠小人,漢室可複矣!”
陳到說到這裏,頓了頓,一字一句肅然說道:“故此,明公可倚為安生立命之所,必為徐州矣!”
“不可!”
劉備聞言“大驚”,喃喃說道:“徐州乃是陶刺史所治,備自平原前來相助,安忍奪其基業為我所用,此言無需再提!”
“明公仁義,到欽佩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