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二章 陳到謀劃(3 / 3)

劉備的演技再一次折服了陳到,陳到躬身稱讚一聲,才說道:“還請明公明察,到身為陶刺史麾下,非是如此不義之人;然則,到亦是為了天下百姓能及早脫離苦難而有所謀。早有郎中替陶刺史診過,陶刺史身染疾病,命不過數載;到有二策取得徐州,一長一短,還請明公定奪。”

“是何二策,叔至且說來,備側耳聽之!”

陳到豎起兩個手指,說道:“先說長策,重在一字‘等’!到先前說過,陶刺史身染疾病,命不過數載,待到陶刺史病重之時,徐州必然陷入無主之境。屆時,到之叔父,便可聯絡徐州七成以上官員,懇請明公出任徐州牧,占據徐州一地,以徐州之糧廣物豐,明公可借此招賢納士,廣練精兵,迎接天子,恢複漢室神器,此為長策。”

劉備露出一抹不解之色,問道:“叔至,不知你之叔父是為何人?”

陳到臉色一正,肅然說道:“明公,到之叔父乃是徐州的典農校尉陳元龍!到之叔公乃是陳漢瑜!”

“哦!”

劉備一驚,這一次是真的被驚到了,不由而出的喊道:“叔至,你之叔父莫非便是那曾經被舉為孝廉,撫養老人,養育孤兒,視民如子,精通農事的東陽縣長的陳元龍?你那叔公便是廣漢太守陳亹之孫,太尉陳球之侄,吳郡太守陳瑀、汝陰太守陳琮的從兄弟陳珪陳漢瑜?”

“明公口中所言正是到之叔父與叔公!”

聽到陳到確認自己所說的話,劉備心中自是波瀾不定。劉備圖謀徐州,自然對徐州的一應官員有所了解。在劉備所了解的人物之中,徐州多數官員並沒有什麼能力,都是陶謙的親信擔任。而陳登這個典農校尉,則是一個才能出眾的人物。徐州本就糧廣物豐,在陳登擔任典農校尉之後,徐州的糧食收成更是蒸蒸日上,家家有餘糧,餐餐吃幹飯,便是在陳登上任之後實現的。此外,陳登的能力不說,陳登的背景也是極為強大。陳登的叔公便是曾經的太尉陳球,可謂是門生故吏眾多,與四世三公的袁氏亦是極為親近。陳登自小在陳珪的教育下博覽群書,才識過人。而陳到是陳登的族中侄子,有此才學和見識,自然也是受到陳珪和陳登的影響。若是真如陳到所言,有陳登幫他聯係徐州官員舉薦劉備為徐州牧,這個自然是沒有任何的問題。

劉備沉吟了,隨後問道:“叔至,如今天下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長策卻是穩妥;然則,時日過多,等待的時間越長,百姓受到的苦難也越多。不知,叔至你所言的短策又是什麼?”

“明公仁義!”

陳到讚了一句,隨後說道:“短策重在一個字‘奇’!郎中言陶刺史尚有數載之命,然則到底數載是幾何,卻是無人可知;故此,為盡快解救天下百姓,迎接天子,恢複漢室,則唯有出奇製勝。所謂‘奇’字,便是劍走偏鋒,不以尋常方法行事。據到所知,陶刺史膝下有二子,卻是平庸無能之輩,然則,陶刺史卻是極為寵愛此二子。陶刺史曾言,若是其病逝,二子安危便不可得知。故而,到以為,若要趁早拿下徐州,可以陶刺史二子為目標。屆時,可令陶刺史卸去刺史之職,舉明公為徐州牧。一來,明公可保陶刺史二子性命無虞,二來陶刺史亦可趁機養病,一舉二得,想來陶刺史會理解明公的良苦用心。”

“陶刺史待備仁厚,吾又豈可做出如此不義之事?勿複多言,依長策而行便是!”劉備心中念頭急轉,臉上卻是正義凜然的說道。

“明公,陶刺史雖待明公有義。然則,明公當以天下百姓為己任,不可因一人之義,而顧天下百姓之難於不顧,還望明公三思。”

見劉備棄短策用長策,陳到心急,連忙勸道。

“叔至,吾心中煩亂,容我思考數日,此事待擊退曹操兵馬之後再說!”(未完待續。)

ps:求支持,支持!

https://8./book/52571/25594463.html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