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零四章 崔家議事(2 / 3)

崔真為人素有才能,在安平郡崔家之中可謂是威視繁盛,說一不二。就如此前看到渤海郡袁常的潛力,崔真當即便拍板將家族重心投資在袁常身上。此次若非袁常的改革變法對家族的損害有夠利害,崔真一人無法決斷,怕是崔真早就做出決定了。

而崔潸口中的三叔公,便是崔真祖父的兄弟。崔真的祖父共有兄弟十幾人,如今也隻剩下三人,皆是八十多的年齡,真所謂老而彌堅,老而不死。如今麵對家族的重大抉擇,這三個老一輩自然要站出來。

崔潸口中的三叔公名為崔儒,聽得崔潸的回答之後,轉頭看向一旁的另外兩名老者,問道:“七弟,八弟,你們認為如何?”

崔儒口中的七弟和八弟,自然是崔儒同父異母的兄弟。聽得崔儒的詢問,名為崔單的老七捋了捋花白的胡須,直言說道:“土地乃是我們世家大族生存的根本,若是沒有了土地,我們家族又如何發展?如何養活家族數以百計的子弟?既然袁常小兒肆意妄為,那我們家族便無需跟隨他,另尋明主便是,這等事情,還有何好商議的?莫非你們認為我們家族應當將土地交給袁常,我們就坐吃山空,簡直是可笑至極。”

老八崔濤沒有說話,不過卻也是讚同的點了點頭。作為老一輩的人物,他們自然是把家族放在最前麵,為了家族,他們連自己的性命都可以不要,而現在袁常的政策就是在挖他們家族的根基。三個把家族看得比自己性命還重要的老一輩,如何會願意這種事情發生?

“真兒,你七叔公和八叔公的意見便是我的意見。現在該如何做,你可知道了?”得到兩個兄弟的回應。崔儒語氣平淡,但是話語之中的意思卻很明白。至於說聚集家族的嫡係子弟商議,其實也不過是走走過場而已。一旦三個老一輩的叔祖輩人物出現,他們根本就沒有了話語權。

對於三個老一輩沒有詢問自己這個家主的看法,崔真也並沒有因此惱怒。三個叔祖也是為了崔家著想,並非為了個人。正所謂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對於如此耆老珍寶。崔真又豈會對他們有所不敬呢。

“三叔公,七叔公,八叔公,侄孫卻是有不同的看法。”崔真對著三個叔祖行了一禮,語氣堅定卻是不失恭敬。

“哦,真兒你既有不同看法,且說來聽聽。”

對於崔真沒有執行自己三人的決定,崔儒同樣沒有動怒。世家大族的生存法則,在麵對家族重大事情的時候,不會有一言堂的事情發生。故此。崔儒三人也是神色肅穆,側耳傾聽崔真的不同意見。

崔真拱了拱手,整了整衣袖。麵色一正,肅然說道:“三叔公,七叔公,八叔公,如今天下大亂,正值亂世,各地群雄割據。北有冀州袁紹,幽州袁常;南有東吳孫策,揚州袁術。荊州劉表,益州劉焉;西有涼州馬騰。韓遂,司隸一帶也被董卓舊部李傕、郭汜掌控;而東麵則是兗州曹操。徐州陶謙。前番袁常不過占據渤海一郡,麾下便有帶甲兵士數萬,裝備更是革新創造,精銳無比;且袁常此人極有才能,麾下更是人才輩出。遠的便有郭嘉,趙雲,典韋等人;此後又有太史慈在南皮城擊退田楷一戰,亦是聲名遠播;如今袁常更是取得幽州,公孫瓚的兵馬麾下盡歸袁常,前幽州刺史劉虞之子也歸順袁常,如今幽州可謂是已經被袁常完全掌控。論及能力,袁常可排天下群雄前五;且侄孫觀袁常的作為,乃是個情義具備之人。若是我們崔家能夠在袁常還未成長起來給他幫助,必然能夠給我崔家帶來極大的榮耀。至於三位叔公所說的土地,卻也並非是必要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