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零四章 崔家議事(3 / 3)

崔真頓了頓,見三個耆老珍寶都在傾聽自己的話,理了理腦中的思緒,接著說道:“家族之所以需要大量的土地,不過是為了能夠給子孫留下足夠的財富,能夠養活家族眾多的子弟。然則,隻要有足夠的財富,其實,有沒有土地都無所謂。漢武帝之時,張騫出使西域,開創了絲綢之路,從西域帶來的奇珍異品在我中原皆能換取大量的錢財;而我中原的絲綢、瓷器等物那道西域,同樣能換取大量的財物。因為諸多原因,絲綢之路已斷。然而,觀袁常所為,似有重開絲綢之路的打算,並且,袁常當初在渤海郡之時,亦有打造大船,出海與異邦交易的想法。隻要有這些利益獲取,即便沒有了土地,我們家族亦然不會衰落,或許還會變的比以往更加繁盛。”

正如崔真所言,世家大族之所以一直都在兼並土地,還不是因為利益。若是拿了一堆的土地,沒有利益,他們要來何用?而世家大族因為身份地位有功名等原因,可以不用交稅,或者隻需要上繳少量的賦稅,如此一來,占據大量的土地,有足夠的佃農他們便可以獲得無數的利益。然而,若是能夠經商貿易,獲得的利益又豈會比種地來的少?

至於說經商是卑賤的行業,那也不過是一句掛在嘴邊的話罷了。

世家大族看不起商人,認為經商是一種賤業。但是,世家大族其實卻是經商最為頻繁的家族,如果僅靠種地的那些錢財,又如何能保證他們錦衣玉食,大富大貴的生活?故此,事實上,每個世家大族名下都有自己的商業。之所以他們嘴上會鄙夷、看不起經商的行為,不過是為了保證他們的超然地位。在世家大族明白人的眼裏,經商是想要發家致富必不可少的手段,沒有之一。

“在這亂世之中,似我們這般的家族,若沒有一個強大的勢力保護,也難以保證自己的家產。就如關中的世家大族,當初董卓入關之時,大肆殺戮,關中世家大族十不存一。而之所以會發生如此事情,便是因為那些家族不舍得祖宗留下的土地和財產,不舍得搬遷轉移,以致於偌大的家財都白白便宜了董卓。而當今天下群雄之中,才能兼備,且又有情義,與我崔家交好之人,也唯有袁常。如今我們家族與袁常有如此關係,為何不趁機加深,隻要日後袁常能夠平定亂世,我們崔家一場富貴又豈會跑的走?”

聽了崔真的話,崔儒,崔單和崔濤三人卻是靜下心來仔細的思索一番。

崔真三人如今年事已高,平時都是待在自己的屋中靜養,對當今天下大勢的了解並不多。之前反對袁常的土地政策,是因為土地政策有損家族的利益。不過,此刻聽了崔真的一番解說,卻是覺得擁有大量的土地也並非一定是好事。占有土地,也不過是為了賺取更多的利益,如今有更好賺取利益的方法,為何還拘泥於土地不放呢?當然,世家大族擁有土地是自古以來的習慣,如今一時之間讓他們放棄這偌大的土地,他們當然也有些不舍。

見三個耆老珍寶已經有些被說動了,崔真當下又加了一劑猛藥,說道:“三位叔公,當初袁常發明新鹽製法,如今渤海郡內幾個當初與袁常交好獲得新鹽經營的家族如今都已經變得繁榮富裕,比之我等家族亦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五弟也說了,袁常如今在幽州似乎還有新的想法,若是我們不趁機與之加強以往的關係,讓別的家族占了先,日後我們家族在袁常的眼中也就沒有那般重要。唯有在袁常還沒有完全成長起來給他幫助,日後我們能夠獲得的利益才是最大的,還請三位叔公三思!”(未完待續。)

https://8./book/52571/25594434.html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