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啟兄長願往,弟自是替幽州牧歡迎之至!”
荀諶在歡喜的同時,心中也有些感慨,如今的荀家算是四分五裂了。荀彧和荀攸二人在曹操麾下任職;而他如今則帶著荀悅,荀錶,荀棐和荀衢四人要去幽州投效袁常;剩下的人自然是待在冀州準備替袁紹效力了。雖然這樣的做法也符合家族不把利益放在一塊的選擇,但是,這並非是出自家族的安排,而是因為各人的理想所致,卻是讓人不免唏噓。不過,事已至此,荀諶也自然沒什麼多想的。
“你們…”
荀燾見幾個人都要跟隨荀諶去幽州投奔袁常,頓時氣的吹胡子瞪眼,他並不認可袁常的變法,荀諶要去投效袁常,在他眼中就是家族的忤逆。而如今,竟然還有不少人跟隨荀諶,怎能讓荀燾不怒。
“兄長,罷了!家族素來不會幹涉族中子弟的選擇,既然他們要去幽州謀事,我等也不便勸阻!”
倒是荀汪,雖然如今也安於享樂,卻也曾經做過族長,族中子弟投效不同勢力,也符合家族的利益。隻要其中有一個勢力能成長強大起來,荀家便不會滅絕,所以,雖然他不認同袁常的變法,卻也不會製止族中子弟的選擇。
見荀汪勸說,荀燾這才作罷。
等荀諶幾人走後,如今荀諶這個家主辭職不幹了,自然要重新選一個家主出來。荀氏八龍八人總共有九個子侄,在曹操麾下任職的一個荀彧。如今去幽州投效的有四個,嫡係的子弟也就四個,荀衍。荀仁,荀德和荀愔四人。這四人的能力可以說是半斤八兩。不是很出色,也不是很差,在隻有這四個人的情況下,選誰都沒有區別。既然如此,自然就按照輩分來選,荀衍的年紀是最大的,老成持重自然應該選他。不過,荀衍卻是自言能力不足。無法勝任家主之位,堅持不就,最後,順位選擇就輪到荀仁了。而這荀仁,卻是荀燾的兒子。
而看到自己的兒子竟然能夠擔任家主,荀燾先前還怒氣衝衝的臉色,頓時變得喜笑顏開。
上一任的家主之位,在老大荀儉,老二荀緄早喪,老三荀靖無心家主之位。最出名的老六荀爽不符合家主的條件的時候,按理來說也應該順延到老四荀燾身上。奈何,當時選擇家主的時候。幾個長輩卻是認為荀燾能力稍弱,不如老五荀汪,最後家主反而由荀汪擔任。對此,荀燾心中自然是不服,存有芥蒂。然而,如今風水輪流轉,家主之位終於輪到荀燾的兒子。老子比不上你,老子的兒子終於比過你兒子,荀燾又豈會沒有高興的理由。
當然。有人歡喜有人愁。而此刻,在冀州治所鄴城州牧府衙內。袁紹自然是一臉的怒火。
卻說袁紹如今是冀州牧,更是在不久之前有朝廷的使者到袁紹麵前。封袁紹領並州牧和青州牧。按理來說,這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袁紹又為何發怒?
原來,袁紹發怒的原因就是在於他領並州牧和青州牧這件事。
之前,袁紹同意和袁常聯合,就是因為袁常許諾幫助袁紹拿下青州和並州。而如今雖然袁紹同樣拿下了青州和並州,但是,這跟袁紹料想中的過程並不一樣。在這一次攻打幽州的戰事之中,他袁紹可謂是損失慘重,十幾萬兵馬如今尚存不過八萬有餘,此外,冀州庫存的糧草也因為這一次的戰事,消耗巨大。而幽州戰事,他袁紹可謂是一點便宜都沒有撈到,反而是袁常賺得盆滿缽滿,不僅得了幽州,更是得到劉和,公孫續等人的投效。原本,袁常要幫助袁紹出兵拿下青州和並州,袁紹能夠平白獲得兩個州,心情自然也不會差。可是,現在想到,原來青州和並州可以如此輕易的獲得,袁紹的心情就跟吃了蒼蠅一般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