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五章 教誨陳宮(3 / 3)

陳宮聽了郭嘉的提議,下意識的便要上前一步勸阻。不過,話還沒出口,想到剛才袁常說的話,唇角微微一動,也就停下了自己的動作。

“奉孝此策委實太過陰險,不過,我喜歡,哈哈!”袁常大笑著說了一句,對於郭嘉的提議,袁常自然不會拒絕。

夫餘的曆史之悠久,可以追溯到殷商時期了。當然,當時的夫餘並不是這個稱呼,直到戰國之後,才出現了夫餘和高句麗等部族。而夫餘,則是中原東北部第一個建立政權的異族,而高句麗當時也隻是依附在夫餘之下的一個小部族罷了。

最初的時候,橐離有一個國王,至於叫什麼就無從記載了。橐離是在嫩江和鬆花江合流處以北的鬆嫩平原的一個部落,當時這個國王出行,他的一位侍婢懷了身孕,國王歸來後大怒,欲處死這位侍婢。侍婢對他講:“當時見天上有一股氣,如雞子大,將於我身上,故而懷孕。”國王餘怒未息,就將她囚禁起來,後來這侍婢生了一個男孩。其後,國王命人將其生下的這個小男孩扔到豬圈中,群豬以口氣吹他,得以不死。

國王又令人將其扔到馬圈中,想讓群馬將他踏死,但群馬如群豬一樣,以氣吹他,他仍沒有死。國王以為這個男孩一定是神人之子,便收養了他,並為他起名東明。

東明長大後,勇武善射,國王擔心他會篡奪自己的王位,心生猜忌,便又動了殺機。東明知道後便逃走,當逃至淹水時,沒有橋,而追兵又已臨近,東明以弓擊水,有無數魚鱉聚浮於水上,形成一座“大橋”,東明乘橋過後,魚鱉便自動散開,追兵不能渡水,東明得以安全地逃到濊歲人的居住地區,建立了夫餘國。

不得不說,高句麗的建立者朱蒙的傳說跟夫餘的建立者東明卻是有著十分相似的故事。

高句麗始祖東明聖王姓高,名朱蒙,出自夫餘。夫餘國王偶遇一女子,自稱河伯之女,名柳花。夫餘王將其帶回國中,幽閉於密室。忽一日,有日光照射於柳花之身,移身躲避,日影又追逐其身,因而懷孕,不久後生出一個五斤大的肉球。夫餘王將其丟到豬狗群中,豬狗不肯吃,又將其丟到大路上,牛馬則避開它而不肯踐踏。又丟到野外,卻被飛來群鳥用羽翼覆蓋。最後,夫餘王想用刀剖開它卻砍不破,隻好還給了柳花,柳花便將他包裹起來放在溫暖之處,不久便有一男孩破殼而出。

這位男孩七歲後英勇無比,因而得名朱蒙。朱蒙在高句麗語中是善射之意。

朱蒙越來越受到諸王子的猜忌,最後在母親的支持下,率三位心腹逃往國外。在南逃途中遇到河流,欲渡無橋,此時夫餘追兵又至,情急之下,朱蒙對水大喊:“我是天帝之子、河伯外孫,現在身後追兵至,我該如何過河?”話音未落,便有魚鱉成群而至,轉眼間形成一座大橋,朱蒙等人得以過河,而魚鱉隨即散去,追兵不得渡。後來,朱蒙便率人來到紇升骨地區,創建了高句麗王國的前身——卒本夫餘。等到後來,或許是為了擺脫他們曾經是夫餘一脈的原因,後來的君王將這個國度改名為高句麗。至於到底是否如此,如今也就無人可知,也沒有必要去追溯了。

最關鍵的問題就是夫餘和高句麗之間存在矛盾,可以利用一番,對於袁常、郭嘉而言,夫餘的利用價值也就這麼多了。當然,即便是沒有夫餘的幫助,以袁常現如今的實力,要消滅高句麗也沒有多大問題。(未完待續。)

https://8./book/52571/25594268.html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