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常來到本溪城太史慈大軍的軍營,經過守門士兵的稟報後,這才將袁常、郭嘉和典韋給放進去。並不是袁常交情,作秀,他是幽州最大的,可以說是幽州秩序的建立者。他若是不遵守幽州的規則製度,搞特權,那麼,又如何有資格讓其他人也同樣遵守規則製度?特權階級都是從一個勢力興建之初就出現的,唯有最初便嚴格執行規則製度,後麵的人才會跟從。
“太史慈軍長!”
進入太史慈的營帳之中,此刻太史慈正與兩個副軍長,還有另外幾個師長級別的軍官討論著什麼。而袁常他們進入之後,先是對著太史慈點了點後示意一下。雖然,袁常、郭嘉和典韋論職位都比太史慈高,但是,如今統帥這支大軍的主帥卻是太史慈,因此,袁常他們才會先問候太史慈,意思就是告訴眾人,在軍中,最高將領才是等級最高的,即便是袁常這個幽州牧,也不能例外。
“主公!”
見到袁常進來,太史慈也連忙站起身,行了一禮。不過,太史慈並沒有請袁常坐到自己的主位上去,他也知道,袁常不會坐。故而,行了一禮之後,太史慈便繼續坐回去,兩隻眼睛巴巴的看著袁常,等候袁常的指示。
“太史慈軍長,大軍到達本溪城已經有些日子,不知是否已經與高句麗的兵馬發生過戰鬥?”
袁常也沒有拖遝,一開口便直接進入正題。
“如主公所言,我軍與高句麗的兵馬交鋒一次,斬首上千餘,俘虜兩千。我軍陣亡百餘人,傷近千人。”太史慈語氣平淡的回答到,對於這樣的戰績,似乎並沒有多少的欣喜之色。要知道,這可是正麵戰場的對決,能夠打出一比十的傷亡,簡直是非常值得驕傲的戰績了。當然,其中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幽州的士兵所用的武器和鎧甲都是鋼鐵所造,裝備上的優勢,再加上新的軍製建立,士兵都是其中的佼佼者,能夠打出這樣的比例,似乎也就很正常了,更何況領兵的還是太史慈這樣青史留名的大將,更不在話下。
不過,袁常聽得出,太史慈言語之中並沒有欣喜之意,似乎並不是因為這個原因,而是有著其他原因。即便是裝備有優勢,勝利了終歸是一件喜事,即便太史慈個人不在意,他也要替麾下將士請功。然而,如今的太史慈卻是一點喜色都沒有,顯然,是出現了一點問題。
“太史慈軍長,聽你話中意思,似乎與高句麗的戰鬥,並不盡如人意?”袁常沒有詢問原因,一旁的郭嘉作為幽州的頭號軍師,問出了他心中的疑惑,同時也是替袁常詢問。
“正如軍師所言!”
太史慈也沒有猶豫,很幹脆的點了點頭,說道:“與高句麗的士兵交戰,是我軍到達之後第二天進行的。而經過這一戰,高句麗的統兵大將高建昌,似乎已經清楚了我軍的實力,並不敢再次與我軍正麵交鋒。這幾日,每當我率兵出戰,高建昌便移營後撤;而當我軍返回城內之後,高建昌便再次將軍營移回來。雖然高建昌似乎懼怕我軍,但是,我懷疑高建昌另有企圖,故而也不敢深入追擊。等主公和軍師到來之後,再做定奪。”
也難怪太史慈並不欣喜了,雖然幹掉高句麗千餘士兵,加上俘虜,其實也才三千左右。高句麗這一次出兵,帶了四萬兵力,連對方一成的兵力都沒有消滅,可想而知,對於有心要展現實力的太史慈,是一件令他極為不爽的事。隻不過,為了防備高建昌別有企圖,太史慈並沒有為了戰績而緊追不舍,可見,作為一名大將該具備的沉穩氣度,太史慈已經完全具備了。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