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一章 辨別真假(1 / 3)

盧道並沒有立即回答高建昌的問題,他剛到高建昌的營帳之時,高建昌表現出一副可有可無的架勢,現在,也該輪到他拿捏一番,既然是機密軍情,又豈能輕易的說出口,那豈不是太沒有價值了。

看到盧道的表情,高建昌自然明白對方的意思,心中暗怒。但是,想到現在要從對方口中探知幽州情報,隻能壓下心頭怒火,沉默了片刻,說道:“壯士,若是你肯將幽州的軍情告知於本將軍,你便是我高句麗此戰最大的功臣,本將軍自會向我王據實稟報你的功勞,讓你成為我高句麗的一名小兄,壯士可能不清楚,在我高句麗,小兄便如你們中原的將軍一般。”

高句麗也有他們自己的官職,分別大對盧,次有太大兄、大兄、小兄、意俟奢、烏拙、太大使者、大使者、小使者、褥奢、翳屬、仙人並褥薩凡十三等。大對盧相當於中原的宰相,而小兄則是一名將軍,當然,屬於那種大街貨的將軍。

見盧道還是沒有做聲,高建昌感覺這家夥太貪心了,隻能咬著牙說道:“若是壯士還不滿意,那本將軍還可再請我王獎賞壯士黃金萬兩,如何?”

高建昌覺得自己已經是忍著掀桌子的怒火,在跟盧道談條件了。高句麗其實並不富裕,或者說,中原的周邊異族國家沒有一個富裕的,算是那種百姓勉強能夠過日子的狀態。至於說皇室貴族,自然不計算在內,無論是哪個再窮的國家,皇室貴族的日子都不會太差。因此,官職可以隨便封賞,要多少有多少,但是,錢這東西那就很困難了,不要說黃金萬兩,估計就連一百兩都很難拿出來。隻不過,現在為了從盧道口中套出幽州的軍情,高建昌隻能漫天許諾了,至於他的話能否實現,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況且,盧道能夠活到那個時候不成。

“哈哈!”

這一次,盧道終於出聲了,聽了高建昌的話,盧道大笑一聲,客氣的說道:“高將軍說的是哪裏話,吾又豈是貪財好權之人。之所以來此將軍情告知於高將軍,不過是為了報我盧氏一族的大仇罷了,官位和金錢與我如浮雲焉!”

盧道的場麵話很好聽,高建昌心裏卻是不屑。既然都不在意官位和金錢,那幹嘛不在他提出條件之前就說這句話,偏偏要等他把話說完了,才假惺惺的來這麼一句,好像他不食人間煙火一般。當然,高建昌心裏這麼想,臉上卻是不會表現出分毫這樣的表情,反正現在的目的是先讓盧道把幽州的軍情給說出來,等勝了幽州之後,一切都是兩說。

“壯士高風亮節,本將軍自然是佩服萬分。但是,對於我高句麗有功之臣,我王和本將軍自然不會吝嗇,剛才說的獎賞,一個都不會少。”

“既然如此,吾在這裏便先謝過高將軍的好意了。”

盧道拱手行了一禮,臉上的表情要多誠懇有多誠懇,好似已經完全相信高建昌了。若不是盧道知道高句麗的情況,怕是還真的會被高建昌給騙了,偏偏相反,盧道是一個對高句麗有不少研究的人,知道高句麗這個國家的情況,所以,在聽高建昌說出要獎勵他黃金萬兩的時候,就知道高建昌是在騙人了。倘若盧道是真的投降,在聽了高建昌許諾出這樣的條件,怕是會直接扔個假情報給他,然後尋機逃跑;隻不過,如今的盧道是來詐降的,管他高建昌許諾什麼樣的好處,對他都沒有關係,隻要高建昌相信了他的話就成。

“高將軍拳拳盛意,在下也就不再藏私了。據我族中的探子得知,幽州牧袁常從北京城也就是原本的涿郡,調來了近五萬兵馬,分兵南北兩路共進,包抄高將軍你們的聯軍兵馬,在這一、二日內便會抵達。而後,太史慈所率領的五萬兵馬,會充當誘餌,將你們的兵馬引誘到埋伏圈之中。到時,太史慈的五萬兵馬齊出,再加上袁常帶來的五萬兵馬,以及石橋子城內於禁的五萬兵馬,總計十五萬兵馬將高將軍你們的大軍包圍,到時,怕是插翅都難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