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天都是幽州士兵的喊話聲,讓高建昌、簡丘台和莫離禿圖三人臉色一沉,單單是聽這聲音,便可以大致估算有三萬以上的人馬。雖然說他們三方勢力加起來有超過四萬的兵力,但是,如今對上太史慈三萬的兵力,高建昌三人並不覺得有絲毫的勝算。他們的士兵已經經曆一場大敗,如今是身心俱疲,再加上裝備的差距,若是反抗,後果難以預料。
本來,高建昌他們心裏還有些想法,若是太史慈兵力不多,他們還可以強行突圍。隻是,如今看來,他們的想法是難以實現了。
“三位將軍,你們是否已經想好,是歸降於我家主公,還是負隅頑抗!”太史慈一臉平靜的看著三人,似乎三人做出任何的決定,對他都不會有任何的影響。
“太史慈將軍,我等若降,不知幽州牧將如何對待我等…”
高建昌猶豫了片刻,忍不住出言詢問到,顯然,他的心中是傾向於投降的。隻是,話才說出口,高建昌就暗罵自己愚蠢。現在問這句話豈不是白問,即便是現在太史慈許諾他無數的好處、待遇什麼的,那有什麼用?等到他們投降之後,沒有了兵馬,太史慈轉身就改口,說是他許下的,並沒有幽州牧袁常的認可,一切都是作廢,他現在問出這句話,豈不是白白浪費口水嘛!
不過,幸好太史慈並沒有忽悠他們,想了想,高聲說道:“如何對待諸位,乃是我家主公決定的事,本軍長隻負責動手。當然,本軍長可以向你們保證一點,那就是至少你們能夠保住性命。”
是啊,能夠保住性命就很不錯了,他們不過是敗軍之將,憑什麼還提出更多的要求呢?
其實,高建昌他們三人之中,簡丘台是最快做出決定的人。為什麼呢?想想也知道,現今的扶餘王尉仇台當初也是作為人質被扣留在洛陽之中,後來與漢朝的官員交好,低了無數次的頭,結果,作為質子的尉仇台,反而跑回扶餘當上了扶餘王。雖然說這一次簡丘台是來替尉仇台報當初當人質的仇恨,但是,並不代表他會拒絕當人質。畢竟,當人質也是有一定好處的,就如他的父王尉仇台一般。雖說簡丘台是尉仇台的長子,但是,扶餘並沒有嫡長子繼承王位的說法,他下麵的幾個兄弟皆有可能繼承扶餘王的位置,對他也是不小的威脅。就如他的二弟,簡位居,雖然比他小幾歲,也並不是很得扶餘王尉仇台的喜愛,或者說,在尉仇台心中,他並沒有特別喜愛哪個孩子,或許與他當初當質子的事件有關。然而,簡位居的母親一係在扶餘卻是有著不小的能量,至少比他簡丘台母親一係的能量大。倘若簡位居再大個幾歲,而那時候尉仇台還沒掛掉的話,簡位居母親一係的人肯定會幫助簡位居上位,到時候,簡丘台的地位就不保了。而事實上,在尉仇台死後,曆史上繼承王位的也卻是簡位居,而不是簡丘台這個長子。
所以,在太史慈喊出歸降的話之後,簡丘台立馬便做出決定,那就是投降。以中原人的一向以來的作風,自然不會殺害他,那他便可與中原的官員交好,建立良好的關係。到時候,一旦尉仇台去世,他不就可以借著中原人的關係,從而繼承扶餘王位,這樣有好處的事,他又怎麼會不答應呢。
當然,簡丘台的想法卻是不錯,但是,他卻不清楚兩個事實。
首先,袁常隻是幽州牧,並非是整個中原朝廷的代表。扶餘王可能會害怕中原朝廷的力量,但是,若隻是一個州的州牧,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其次,也是最關鍵的一個問題,袁常這次出兵是本著徹底解決東北和朝鮮半島的問題,扶餘以後也就不會存在了,既然如此,簡丘台是否會繼承扶餘王的位置,那還重要嘛?
“太史慈將軍,我扶餘王子簡丘台,願降!”
不明白這一切的簡丘台,在沉思了片刻,分析了利弊之後,不再猶豫,當場便向太史慈表達了自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