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
一旁的婁挹主將莫離禿圖長歎一聲,本就布滿皺紋的臉上,此刻仿佛又蒼老了許多,略顯無力的說道:“太史慈將軍,婁挹主將莫離禿圖,願降!”
沒人能明白莫離禿圖心中的苦澀,或許,也隻有他自己明白了。
當初高句麗的使者到婁挹請求援助的時候,用的借口是幽州牧袁常十萬精銳盡出對付高句麗,而高句麗也就那點人,根本用不著出動那麼多的兵力。那麼,幽州牧袁常出動十萬兵力對付高句麗是什麼原因?很顯然,新任幽州牧袁常狼子野心,必定對周邊國家有想法,等他們高句麗滅亡之後,就是輪到他們這些國家了。這個理由,隻不過是高句麗為了說服婁挹國王出兵而捏造的一個理由,雖然說袁常有這個想法,畢竟還沒有實現不是。所以,婁挹當時分成了兩派,一派是同意出兵,一派自然是不同意出兵。
同意出兵的一派的理由也很簡單,就是高句麗使者說的,幽州牧袁常出動十萬精銳,若不是對周邊國家有想法,何必如此作為;而不同意的一派的理由則是認為中原乃是****上國,實力強大,地豐物饒,豈會看上他們婁挹這樣的偏荒之地,沒有必要為了高句麗而得罪中原朝廷。
但是,婁挹朝廷上下很多人都已經收了高句麗的好處,此刻自然是替高句麗說法,而且,高句麗也送了不少的好東西給婁挹國王,還說這是當初高句麗從中原得到的東西,隻是一些不入流的東西。當下,婁挹國王又豈會忍受的住,當即讓莫離禿圖率兵幽州,援助高句麗,務必要從幽州搶回好東西回國。
莫離禿圖是反對出兵的一派,婁挹國王又為何要讓他領兵呢?
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婁挹隻是一個小地方,又冷又偏僻,根本沒什麼人打他們的注意,就連扶餘、高句麗,都對婁挹這樣的地方不感興趣。因此,婁挹國鮮少有戰事發生,因此,自然也就沒什麼大將了。而莫離禿圖,則是婁挹國內少數幾個有統兵經驗的將領之一。剩下的幾個,要麼上了年紀,連走路都是問題,要麼就是身殘誌堅,讓他們領兵,有失國家臉麵。因此,這個重任就落到莫離禿圖的身上。
卻說,莫離禿圖之所以有統兵經驗,這事說來也與扶餘有關。
當初,扶餘被高句麗打的離開家鄉,北遷到現如今的地方。剛到新地方的扶餘,自然是休養生息,再圖謀壯大。等過了一些時間之後,扶餘又開始展露獠牙了,第一個盯上的自然是作為鄰居的婁挹國了。而莫離禿圖當時還是個中年人,在軍中作為一個底層將領,手底下掛著幾個小兵,與扶餘國開戰。扶餘雖然被高句麗打敗了,卻也不是婁挹能夠抵抗的,婁挹自然是節節敗退。隻是,等扶餘打到婁挹國的領土之後,發現這地方又窮又冷,占領來根本沒什麼用,讓婁挹國賠了一些補償,就退兵了,此後再也沒有出兵婁挹了。幾十年過去,都相安無事,莫離禿圖也從青年到老年,也因為與扶餘的那一戰,官位慢慢升上來,並且最後作為幾個有統兵經驗的將領而存在。因此,這一次出兵幽州,主將的位置才會落在他的身上。
本來,莫離禿圖就不願與中原朝廷開戰,受了婁挹國王的命令不得不接下這個任務,如今更是一個都帶不回去,心中的苦澀是可想而知了。
當初,高句麗的使者是用幽州牧袁常有侵略他們國家的理由請求他們出兵,當時,作為反對派的一員,莫離禿圖認為這樣的理由簡直是扯淡,就他們婁挹那樣的地方,誰會去占領?但是,如今分析過幽州的一切舉動之後,莫離禿圖卻是明白了,幽州牧袁常還真的有這個意圖。隻是,讓他不明白的是,幽州牧占了他們婁挹,有什麼用?
如今,簡丘台和莫離禿圖二人都已經做出回應了,最後隻剩下高建昌一人沒有回複,所有人都將目光集中在他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