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諸位能夠如此明智,本州牧深感幸焉,諸位的國家能夠有如諸位這般的人才,也是諸位國家之幸。”
袁常眯著眼,也是輕飄飄的稱讚了一番,然後說道:“既然諸位都讚同,想來讓諸位國家的勇士一同出兵高句麗,懲戒高句麗也並非是什麼難事了?軍師,你且說說看,如今六位將軍他們的兵力情況。”
好了,袁常圖窮匕見,話都說到這個地步了,他們六個國家的兵馬不打頭陣,已經說不過去了。為了他們的國家能夠免遭於難,也隻能完全聽從袁常的話了。
“是,主公!”
郭嘉行了一禮,山前說到:“此次共抓獲俘虜十五萬,其中,高句麗俘虜三萬、扶餘俘虜三萬、沃沮俘虜二萬、婁挹俘虜二萬、馬韓俘虜二萬、辰韓俘虜一萬五千、濊貊俘虜一萬五千;此十五萬俘虜之中,計有輕傷、重傷者八萬餘,因此次乃是出兵高句麗,懲戒高句麗王和高句麗朝中大臣,故而,能戰士兵不計高句麗,還有六萬餘,以上便是各國俘虜的具體情況。”
既然是去消滅高句麗,高句麗的士兵自然不能計算在內。此刻或許他們會因為害怕的原因而暫時臣服,一旦到了高句麗境內,這些高句麗的士兵自然不會再聽從命令,雖然隻有三萬高句麗士兵,其中還有受傷的,但是,一旦出現什麼動亂,說不定會影響到這些打頭陣國家的士兵,所以,袁常自然不會動用這些高句麗士兵。
“嗯!”
袁常點了點頭,再次看向六人,眯著眼睛說道:“諸位,本州牧也是一個仁慈之人,那些受了傷的士兵,自然不會再讓他們上戰場,便讓他們留在我幽州養傷,等到傷勢複原之後,再讓他們返回國家。而其中六萬能戰的士兵,便由六位各自統領一萬,出兵高句麗,諸位以為如何?”
“幽州牧所言甚是,我等自當遵從!”
形勢比人強,袁常顯然是早就已經安排好了一切,他們除了聽從之外還能做什麼?如今知道了幽州兵馬的強悍,他們也就不敢再有反抗的念頭了,那樣說不定會給自己的國家帶來災難。六國兵馬出動消滅高句麗,想來也不會有多大的問題。
“很好,既然諸位沒有意見,那便這樣定下來。本州牧給諸位將軍三天時間,整頓兵馬,三天之後,諸位將軍各自挑選副將統兵出戰高句麗,諸位將軍便跟隨本州牧,見識各國兵馬如何大勝,可有問題?”
“一切都聽從幽州牧所言!”
很明顯,袁常讓他們跟隨在自己的身邊,就是為了防止他們有什麼不軌的意圖。讓他們的副將統領一萬兵馬去攻打高句麗,而將他們六人掌控在身邊,就不用擔心出現什麼意外了,除非他們六人是不怕死的那種勇士。但是,照目前的情形來看,他們並非是這樣的人。而且,他們若是有多餘的舉動,也會給他們的國家帶去災難。因此,基於這些原因,他們自然也不敢有其他的動作了。
隨後,六人都被帶了下去,每個人身邊都有十人一隊的士兵看守,明為保護,其實就是監視他們。至於高建昌,已經沒有人會去管他怎麼樣了,等這一戰過後,高句麗注定是要被消滅的,高建昌如何,又有什麼意義。
等高建昌七人離開之後,袁常看向郭嘉、太史慈說道:“那些受傷的士兵等他們養好傷之後,也不能就這樣放過,他們必須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
“不知主公有何想法?”
郭嘉看向袁常,不解的問道。在以往的戰爭之中,抓獲的俘虜通常都是由俘虜所在的國家出錢把他們給贖回,而若是有的國家不願付出這個賠償,這些俘虜要麼被處死,要麼被當成苦力去幹活,要麼就是被關進大牢裏幾年然後放走,也或者是關一輩子,老死或者病死在監牢之中;當然,也有一些俘虜不滿國家放棄他們,於是成為了間諜,總之情況不一。而袁常此刻提出來,顯然是有了什麼想法,郭嘉雖然才智過人,但是,有的事情沒有經曆過,自然不知道該如何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