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二章 勞改製度(3 / 3)

而袁常作為一個穿越者,當然不能浪費這麼多的苦力。士兵都是精壯出身,力氣有的事,讓他們去做事,顯然是非常適合的。

以往自然也有讓俘虜去當勞役的,但是,這些俘虜來的勞役並不安穩,有些勞役在勞作的時候把看守的士兵給殺害,然後逃跑,這種事情也不是沒有發生過。但是,如果把這些俘虜關在監牢裏,還要糧食去養他們,也是一件讓人很頭疼的事情。所以,對於俘虜的處置,也是曆來朝廷一個難點。

不過,如今到了袁常手上,那就不會再有問題了。

袁常微微一笑,說道:“之所以在處置俘虜的問題上有難題,是因為沒有相應的律法去對待。若是出台相應的律法,其實,這些俘虜就很好解決了。經過我的深思熟慮,決定建立一個勞教所,意為勞動教育;而這些俘虜則是勞改犯,意為勞動改造。進入勞教所之後,不僅要讓這些勞改犯出力,還要對他們進行政治教育,潛移默化的改變他們的思想,最終讓他們認可中原的風俗、習慣,從而成為我中原人的一員。如此一來,便可如春風化雨般解決這些敵人。我們可以根據他們的罪過,判處他們多少年的刑罰,然後,可以根據他們的表現,適當的增加或者減少他們的處罰。表現不佳,毫無悔過之心的,增加處罰的年限;有重大表現,積極改過的,則可以減少他們處罰的年限。如此一來,自然可以減少這些俘虜反抗的情緒。”

聽了袁常的話,郭嘉和太史慈他們俱是眼睛一亮。

以往在對待俘虜的問題上,不是關押就是充當勞役。而且,在他們關押和當勞役之時,這些俘虜的遭遇也是極為悲慘的,動則就是被一頓毆打,有時候更是會被生生打死,隻不過是一些俘虜,被打死了也不會有人去搭理。因此,這也是一個俘虜會反抗的原因之一。

如今有了袁常提出的這個勞教所和勞改犯的想法,這些問題自然都能夠輕鬆的解決了。想來,這些俘虜日後還會成為中原開發建設的主力軍了。畢竟這個年代可不是和平年代,戰爭時刻都存在,俘虜也不會少。有了這些俘虜當苦力,中原的百姓也能減少勞役,從而使得社會更加的和諧,卻是一種良性循環。

當然,袁常提出的這個想法,也不能完全照搬未來的做法。畢竟這是兩種不同製度,未來是在和平年代的做法,而如今是封建時代,社會形態不一樣,這實際的做法也自然不一樣。

所以,袁常隻是把自己的想法和一些做法給提出來,而其中有什麼不足之處和需要改善的地方,則由郭嘉和太史慈來補充。郭嘉的才智來做這種事,自然不會有問題,而至於太史慈,不要忘記了,他早年的時候是郡裏的奏曹史,也就是把郡裏的案件上報的官員,對於這些自然也不會陌生,即便是典韋,也能時不時的說一兩句,讓勞教製度更加的完善。畢竟典韋以前是個平民,代表了最基層,知道什麼是能夠讓平民接受,什麼是不能接受的。這勞教製度,不僅適用於俘虜,同樣適用於犯法的百姓。袁常代表了統治階級,郭嘉代表了官員階級,而太史慈則是代表了基層的官吏,典韋則代表了百姓階級,每個階層都顧及到了,自然才是最為完善的。

一直討論到了半夜,四人這才討論的差不多,而袁常則是讓郭嘉將此勞改製度給整理了一番,讓親兵給送到北京城去,開始建立製度,然後便能夠開始執行了。

https://8./book/52571/25594105.html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