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五零章 細說改革(2 / 2)

“當今實行的是州郡縣村製度,縣和村以下沒什麼區別。但是,州郡卻是過於雍容龐大,從治理上來說難度過大。就拿幽州來說,在我看來就過於龐大了,一個州牧的精力又能顧及到多少,按我看來,幽州就可以分為三個省。”

袁常這麼一說,在座的眾人就有些明白袁常的意思了。

其實正如袁常所說的一樣,一個州的範圍過大,正常一個州牧的精力根本顧及不過來。所以,曆朝曆代的一方大員要麼鬆懈偷懶,能顧及到的管理一下,顧及不到的就當看不見,這種官員就屬於得過且過的類型,不容易出事;要麼就是直接無所作為,當然,這樣做的話在清正嚴明的帝皇之下,就要考慮好掉腦袋的事;當然,還有最後一種就是鞠躬盡瘁的官員,這種官員往往太用心了,以致於短命。至於這三種官員的做法,自然是利弊皆有,就不多說了。而袁常現在的做法,卻是最為直接,從根源上解決這一切,將州的屬地劃分開來,管理的範圍變小了,若是一省的首官還治理不清楚,那就是能力的問題了。

“所以,如今就以高句麗為試點,將高句麗劃為吉林省。而省之下為市,根據省的轄地大小,再劃分為市,市再分為縣,縣分鎮,鎮分村。而作為省一級的官員,可以插手市一級官員的事務,不能幹預縣一級以下轄地的事務。如此逐級治理,可以減輕省一級官員的負擔,也能讓上下級之間的聯係更加緊密。如今的高句麗在省一級來說,轄地也略微偏小,可以稍微擴張一些。”

很顯然,袁常的意思很明確了,高句麗改名為吉林省之後,轄地偏小,要讓唐哲繼續擴張的道路,至於方向,當然是往北方擴張了。而往南方向的是樂浪郡,按照袁常的意思以後也要改革,擴張的事情自然是以後接班人的事情,跟唐哲就沒有多大的關係了。

“高句麗的人口不多,且大多的村子人口都沒多少,這樣不利於管理。所以,唐哲你們在開始改革之後,首先要將人口統一集中到一起,然後根據人口的多少,再看情況劃分多少個市,這些要靠你們統計好了之後再去執行。對了,你們三個叫什麼?”

“啟稟州牧,屬下王源!”

“屬下李闊!”

“屬下宋行!”

聽到袁常問自己的名字,三人連忙起身,恭敬的將自己的名字報上。袁常要記下他們的名字,對他們來說,顯然是件好事。

https://8./book/52571/25594025.html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