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八三章 令人疑惑(1 / 2)

其實,袁常許給袁紹的好處也就是之前與郭嘉等人商議的一樣,許諾袁紹在迎回天子之後為袁紹表功,請天子封袁紹為大將軍,統管天下兵馬,開府儀同三司,假節鉞。可以說,袁常給袁紹的許諾,已經是讓袁紹當半個皇帝了,袁紹又豈會不動心?先前在眾人麵前說出袁常的請求,隻不過是想要給袁常一個合理的借道理由。

袁紹此人心比天高命比紙薄,有一顆當皇帝的心,卻沒有當皇帝的勇氣。說起來的話,袁紹的行為連袁術都不如。至少,袁術敢公開稱帝,雖然沒當多久就喪命了,至少袁術付諸行動了。再看看袁紹是怎樣的做法?

袁紹在占據冀、青、幽、並四州之後,擁有幾十萬軍隊。隨著實力的增強,他的野心更大了,給獻帝的進貢漸漸稀少了。有一次,他忽然接到久無往來的袁術的一封來信,信上說:“漢朝的天下早就丟掉了,天子受人控製,政出於私門,豪強角逐,國土分裂,和周朝末年七國紛爭的時代沒有兩樣,結果是強者兼並天下。我們袁家受命於天,理應當皇帝,符命、祥瑞都顯示得一清二楚了。今日您擁有四州之地,民戶百萬。論實力無人比得上您的強大,論德行無人比得上您的崇高。即使曹操有心扶衰拯弱,怎麼能夠接續已經滅絕了的天命呢?”袁術在建安二年稱帝淮南,但隻過了兩年半時間,搞得資實空虛、內外交困、眾叛親離,在走投無路之際,他“慷慨”地表示願把帝號讓給袁紹。袁紹見信雖然不敢聲張,心裏卻是求之不得的。他指使主簿耿苞為自己當皇帝尋找根據,耿苞私下對他說:“赤德已經衰敗,袁氏是黃帝後裔,應該順天意、從人心。”這幾句話的意思是,按“五德相生”的“理論”,漢朝是所謂火德即赤德,火德要由土德代替黃帝就是土德,而袁家為黃帝的後代,所以袁氏取代漢朝是“天意”。袁紹向軍府僚屬公開了耿苞的這些言論,僚屬們都認為耿苞妖言惑眾,混淆視聽,應當殺頭。袁紹知道時機還不成熟,唯恐露出馬腳,不得已令人殺了耿苞。

你看,袁紹內心很想當皇帝,但是又沒有勇氣去做,為了避嫌還殺了耿苞,就衝這一點來看,袁紹的失敗也是有理由的。

如今,袁常去迎接天子,苦力活袁常去做,而最終得到好處的大頭卻是他袁紹來領,袁紹豈會不答應?雖然隻是假節鉞,但是,在如今漢室衰微的情況下,天子還有能力把這個權利給收回去不成?

在天子給臣下的權利之中,分別為:假節,平時沒有權利處置人,戰時可斬殺犯軍令的人,這種權利通常是給監軍使用的,在沒有戰爭的時候,自然是沒什麼用處其次便是持節,平時可殺無官位之人,戰時可斬殺二千石以下官員。持節就比假節高一級了,平時的時候可以斬殺沒有官身的百姓,戰爭的時候可以斬殺二千石以下的官員。何謂二千石?簡單的說,二千石的官員相當於高官,也就是說,持節的臣子可以斬殺高官以下的官員,想想看,平時一個市廳級的領導都難以見上一麵,而臣子卻是可以斬殺這種級別的官員,可見權利之大。當然,這是在戰時才能使用的權利,在平時你敢亂用,這是想造反不成?所以,持節的限製還是比較大的而基本上沒有限製的就是使持節和假節鉞這兩種權利了,嚴格來說,這兩種權利比之丞相、三公還要高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