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八四章 劉備問計(1 / 3)

曹操板著張臉,沉聲說道:“袁常此人,當初在虎牢關之時吾亦有一麵之緣,其時尚顯稚嫩,且看上去人畜無害。如今想來,卻是此子隱藏的好。如今,其坐擁幽州之地,終於暴露野心,此子倒是不得小覷。”

“主公所言正是!”

戲誌才起身上前,環視一周,凝聲說道:“屬下這些日子將袁常過往的所作所為整理一番,發現幽州牧確實不凡。袁常先是在虎牢關跟隨袁紹,而後被袁紹任命為東平縣縣令,在袁家選舉族長之時,袁常幫助袁紹奪得族長之位,其後更是被袁紹任命為渤海郡太守,渤海郡乃是袁紹發家之地,袁紹竟然將此地交給袁常來管理,可見袁紹對其信任接任渤海郡太守之後,袁常鼓勵經商,發展農業,大肆改革,渤海郡在他的帶領之下,可謂是蓬勃發展。緊接著,袁常率領渤海郡士兵與袁紹攻打幽州,不知何故,袁紹竟然將幽州交給袁常來管理,其中的緣由卻是無法得知。除卻袁常本人之外,其麾下文有郭嘉、荀諶、董昭等人,武有趙雲、典韋、太史慈等人,皆是一時俊傑,可謂是兵強馬壯,主公若想爭奪天下大勢,袁常必是勁敵。”

“其他人倒是不知如何,這荀諶莫非是荀氏族人?”曹操想了想,轉頭看向荀彧。

“主公說的沒錯,荀諶乃是屬下從兄。”

荀諶是荀彧的兄長,這點無從隱瞞,而且也沒必要隱瞞。從古至今,世家大族的子弟都是分散追隨不同的勢力,即便有一方失敗,還會有其他人成功,這也是為何有“百年王朝千年世家”的說法,隻要他們一直都是如此安排家族中的子弟,都不會讓家族衰敗。況且,每個人的看法不一樣,荀彧覺得曹操能成大業而跟隨曹操,其他人或許並不這樣認為,大家各自追隨明主,誰也沒話說。

“原來如此,那荀諶與文若相比如何?”

“不敢欺瞞主公,兄長雖名聲不顯,然則其才能卻與屬下不相上下。”荀彧倒是沒有保留,一本正色說道。

“不想荀諶竟是有如此才能,卻不能為我所用,可歎!”

潁川荀氏乃是書香世家,在天下文人間的號召力可是極大,單單是一個荀彧的投靠,就讓曹操收獲了不少的人才。而且,荀彧可是被評價為有王佐之才的精英,與荀諶竟然與荀諶不相上下,對如今求賢若渴的曹操而言,自然是有多少要多少。不過,如今顯然是沒有機會了。若是袁常跟袁紹一路貨色,曹操自信還有機會招收這樣的人才,可是,很顯然袁常跟袁紹不一樣。就衝袁常要去長安迎接天子,就可以知道袁常跟袁紹不是一路人了。

“主公,家兄屬下倒不是很擔心,那郭奉孝才是讓屬下憂心之人。”心中猶豫了一瞬間,荀彧最終還是將郭嘉給提了出來。

“哦,這是為何?”

曹操有些訝異,荀諶跟荀彧一樣的才能,當世之間怕是兩隻手都能數的出來。然而,荀彧竟然說郭嘉更讓人擔心,難不成郭嘉的才能更強?

果然,隻聽荀彧說道:“郭嘉此人乃是潁川寒門出身,當初與屬下皆就讀於潁川書院,屬下與其交談,知其熊藏溝壑,有經天緯地之才。若非因為一些俗事影響,未能參與許劭的月旦評,否則,郭嘉的評論必在吾之上。若論能力而言,郭嘉更勝屬下十倍、百倍。”

“什麼,郭嘉竟有如此才能?”

曹操大驚,荀彧當初可是被許劭評為有王佐之才的謀士,才能不言而喻。可是,荀彧卻說郭嘉的才能比他厲害十倍、百倍,那可是相當驚人的。至於說荀彧在胡說,自然是不可能的事,正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文人也是高傲的,不會隨便去貶低自己而抬高他人。荀彧這麼說,顯然這是真的。

曹操臉色凝重,問道:“文若,你與郭嘉相識,可否讓其轉投吾之麾下?”

這樣的人才曹操怎麼可能放棄,隻是,荀彧一臉苦澀,歎道:“不敢欺瞞主公,當初屬下前來投效主公之時,便已經去信郭嘉同來。本來,郭嘉也已經回信說願來與主公一見,卻是不知為何後來又投入袁常麾下。屬下知郭嘉為人,既然已經認定袁常,卻是不會輕易改變,故此,想讓郭嘉投入主公麾下,怕是毫無希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