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一九章 獻上傳國玉璽(2 / 3)

“陛下,此事無妨!”

袁常淡定的說道:“陛下的妃嬪宮女以及諸位大臣的親眷護衛家仆等人,臣自會留下一萬兵馬隨行護衛,想來有這一萬護衛,任何賊子都要三思而行,不知陛下以為可否?”

“幽州牧行事妥當,自是沒有問題。”

劉協訕訕的稱讚了一句,這時才反應過來剛才自己的行為有些衝動了。因此,他也不準備繼續反駁了。否則,真的惹怒袁常,演變成董卓、李傕他們那樣的情形,劉協覺得還不如死了算了。隻是換個都城而已,想來也沒什麼大不了。情況再糟糕,難道還能比當初董卓的時代更糟糕?董卓完全不把天子和百官放在眼裏,袁常和曹操明麵上還把他當成天子,就衝這一點,比之董卓好了無數倍了。

隻是,劉協打算放棄了,董承卻是還打算努力一番。即便遷都幽州真的成了定局,也不能讓袁常太過輕鬆。

因此,董承便出列,說道:“陛下,臣以為遷都幽州,確實可以更加及時的應對北方異族的情況。但是,中原腹地的情況也不能因此而鬆懈。即便天子仁德,也不乏有些不軌之徒,若是朝堂遠離百姓,又能如何及時的應對這些情況?故而,幽州牧,本官以為要遷都幽州,這個問題不得不解決。否則,天下的百姓皆是陛下的子民,若是因為北方幾個州的百姓而放棄其他各州的百姓,對於其他州的百姓來說,豈不是不太公平?”

“國舅所言甚是,這一點確實我的疏忽。”

袁常平淡的回應了一句,似乎也認可了董承的話。劉協聽了眼睛一亮,如此一來,遷都似乎又有轉圜的地步了?不過,吸取了之前的經驗,劉協並沒有立即跳出來跟風,保持淡定的姿態,隻是目光掃了一眼袁常,意思是說這個問題交給袁常來解決了。

袁常當仁不讓,開口道:“當然,這個問題也不難解決,隻需要再設立一個陪都便可。”

董承心中暗罵一聲,自己怎麼沒想到這一點。古往今來,多有國家設立陪都、或者下都等方式,來輔助都城。自己提了一個這麼簡單的問題,簡直是給袁常送菜。他已經提出一個問題,袁常解決之後,他若是再提出一個問題,怕是被人看成是找茬的了。以如今的情形來看,董承悲哀的發現,沒有人能夠幫得了他。

“沒錯!”

袁常點了點頭,肯定道:“就是設立一個陪都,如今各州州牧雖然名義上還是陛下的臣子,然而,他們卻沒有盡到臣子的職責。如臣和兗州牧這般忠心耿耿的臣子怕是也不多了,故而,臣以為,陪都可設立在兗州境內。與京中設立同樣的部門,具有實際權力,可對各州州牧行使檢察職責,讓他們明白,如今的天下還是陛下的。”

袁常說他和曹操是忠心耿耿的臣子,在場的百官們雖然很想笑,但是,想想後果,他們還是強自忍著了。對於袁常這般逼迫天子的行徑,哪裏是一個忠心耿耿的臣子能做出來的事情?

“對了,有一件事情臣卻是忘了,如今見到陛下,自是物歸原主。”

袁常突然冒出來的一句話,讓劉協和百官們有些納悶。隨後,便見袁常從袖子中掏出一個方方正正的檀木盒子,在眾人麵前開啟,而當看到盒子裏躺著的東西時,不僅是劉協,百官們也都愣住了。

“這是…”

“真的假的,此物為何會在幽州牧手中?”

“傳聞此物不是在孫堅之手,後來落入袁術手中,怎麼會?”

沒錯,袁常獻給劉協的便是傳國玉璽。當初十常侍作亂之時,漢靈帝好歹還有一絲理智,知道隻要傳國玉璽還在皇室手中,大漢的江山便依然穩固。因此,他便將傳國玉璽交給了萬年長公主劉曦。他之所以沒交給當時的太子劉辯,便是因為知道若是在劉辯身上,怕是會保不住,同樣,他也沒有交給劉協,原因也差不多。因此,他交給的是身為女兒身的劉曦,如此一來,怕是沒人會想到傳國玉璽會在劉曦的身上。而後,漢靈帝讓工匠打造了多個假的傳國玉璽,並且事後將那些工匠滅口,知道傳國玉璽在劉曦身上的,除了他之外也就劉曦了。後來,袁常入宮誅殺宦官,傳聞段珪帶著劉辯出逃時傳國玉璽失蹤,這其實隻是一個假的傳國玉璽。直到後來袁常在井中發現劉曦,才知道這一切。然後,袁常想想孫堅原本會做出的舉動,便也放了一個假的傳國玉璽在京裏。最終,孫堅還是因為這個假貨把小命給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