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袁常獻上傳國玉璽之後,劉協果斷的對於遷都幽州不再抱有強烈的反對意見。經過一番商議之後,決定於三日後正式執行遷都計劃。劉協不反對,那些以為誤會袁常的百官們自然更是不會反對,於是,遷都便這麼決定下來了。
三日後,劉協和百官隻帶了少數的人員,便在袁常和曹操的護衛下從洛陽城出發。而剩下的妃嬪、宮女、百官親眷、護衛、奴仆等則在袁常留下的一萬士兵的護衛下,隨後緩緩前往幽州。而此行前往幽州的糧食,也有曹操全力支持,一路上自然不會少了吃喝,倒也比之前被李傕、郭汜追殺時的條件好了一大截,仿佛就跟出門旅遊一般。
袁常和曹操二人並駕齊驅,二人俱是身形精神挺拔,氣勢十足。
袁常目光望著前往,淡聲說道:“兗州牧,待陛下到達幽州之後,新法改革便會隨之傳告天下,還望兗州牧能夠積極響應,為新法改革搖旗呐喊。”
“幽州牧放心,既然你我已經聯合,吾自是不會讓幽州牧失望。”
雖然不清楚袁常的新法改革是怎麼樣的情況,但是,曹操卻知道必然是有利於天下的改革。至少,曹操還是願意為這個天下和百姓做些事的。
“如此,便多謝兗州牧了。”
袁常隨意的感謝了一番,懶散的表情讓人頗有些無語。曹操無奈的翻了翻白眼,不認識袁常之前,隻聽逆天者的稱呼,說不定會以為是個積極向上,充滿鬥誌,時刻保持幹勁的人。不過,袁常這樣的一副架勢,曹操卻是覺得自己勝利的機會更多了幾分。
說起來,袁常和曹操二人相差了二十多歲,很難有什麼共同話題。雖然說二人暫時的聯合,但是,最終還是對手。若是袁紹的話,曹操還能說說過去的故事,跟袁常,似乎還真沒有什麼話題。
看了看袁常跟隨的郭嘉和趙雲幾人,曹操沒話找話道:“幽州牧,你左後這位想來便是你麾下軍師潁川郭奉孝?”
“嗯,沒錯!”
袁常自是沒有否認,說起來,郭嘉算是他從曹操那裏挖的牆角。原本當初郭嘉已經有意前往曹操那裏,不過被他中途截胡了,當然,袁常也不會覺得有什麼不對,畢竟郭嘉隻是有意向,還沒正式投入到曹操麾下。即便是到了他麾下,袁常截胡也覺得不是多大的事。算起來,曹操、劉備和孫權三人麾下的人都有被袁常截胡。徐庶本應該算是劉備的人,太史慈算是孫權的人,如今卻都到了他的麾下。
不過,嚴格來說,郭嘉三人的命運都不是很好,袁常改變他們的命運似乎對他們而言反而算是好事。
就說郭嘉,因為身子不好的原因,跟隨曹操征討烏丸之時去世,算得上英年早逝,作為曹操的左膀右臂,沒能享受到絲毫功臣的待遇;而徐庶,跟隨劉備隻是發揮了丁點的作用,而後便因為母親被曹操抓去的原因,從此轉到曹操麾下,自此默默無聞,浪費了大好才能;至於太史慈,他是跟孫策打出來的交情,是孫策的心腹之一。後來孫權上位,太史慈算起來是被邊緣化了。或許孫權也知道,太史慈是孫策的心腹,不敢重用他,所以,後期的太史慈也沒有什麼出眾的事跡。
而如今,因為袁常的原因,郭嘉三人的命運改變,不說別的,至少,會比他們原先的境況好多了。
確認過郭嘉之後,曹操將郭嘉的模樣牢記了一番,隨後又看向豐神俊朗的趙雲,說道:“這位想來便是幽州牧麾下大將常山趙子龍?果然有龍馬之姿,令人心向往之,吾之麾下與趙子龍相比,幽州牧以為如何?”
袁常瞟了曹操一眼,懶洋洋道:“子龍戰兗州牧麾下全部大將,想來沒有多大問題。”
“…”
曹操一臉無語的表情,這樣的話讓他怎麼接?不過,他也明白袁常的意思,趙雲至少是達到第六感的猛將,他麾下的將領全部上不是對手,似乎也沒有疑問。唯一一個王尋,還算是袁常指派給他來保護他的,想想這些,曹操就覺得自己的麾下有些寒酸,不知何時能夠得到這樣強悍的猛將給自己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