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二零章 這話怎麼接(3 / 3)

“拿下豫州!”

“吃香的喝辣的!”

“我等誓死追隨將軍!”

相比於李傕和郭汜二人,張濟對待麾下將士還不錯,因此,不像李傕和郭汜二人,要麼麾下將士反叛,要麼自己都被麾下給斬殺。故而,聽到張濟要攻打豫州,這些士兵們都是戰意洶湧,恨不得現在就在豫州的領土上。

“此去東南方向四十裏外乃是荊州的襄城,既然要攻打豫州,少不得要糧草,襄城作為荊州與豫州的交彙城池,城內糧草無數,我等暫且先拿下襄城權當是從荊州借的,他日拿下豫州之後,再歸還荊州也不遲。”

襄城是豫州和荊州的橋頭堡城池,要進入豫州,就不得不拿下襄城。所以,張濟自然不會客氣。

四十裏的距離,張濟大軍朝發夕至,休整一夜之後,張濟便下令大軍攻城。

襄城作為荊州和豫州的前沿,自然是城牆高大堅固,若是城內守軍上萬,以張濟如今三萬餘的兵馬,自然無法拿下;然而,因為豫州無主,荊州劉表沒有在襄城駐紮過多的人馬,也就二千餘兵力,若是張濟全力攻打,半日的功夫或許便能拿下。而距離襄城最近的南陽郡,騎兵增援襄城,也要將近一天的時間,所以,攻打襄城的時間綽綽有餘。

張濟領兵素來果勇,這也是他麾下士兵賣命的原因。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樂極生悲的原因,張濟指揮大軍攻打襄城,結果,距離城池太近,城上一支流矢飛來,正中張濟心頭,隻來得及把士兵交給侄兒張繡,張濟就此一命嗚呼了。張濟一死,麾下士兵頓時士氣大跌,襄城二千士兵也硬是擋住了張濟大軍攻城的態勢。而後,斥候又報說南陽郡的兵馬已經在增援路上,不得已之下,臨時接管大權的張繡便率兵退走。

沒幾日,張濟領兵攻打襄城,身中流矢而亡的消息便傳到了襄陽城中。

劉表聚集麾下親信,蒯越、蒯良、蔡瑁等人自是在列,劉表問道:“諸位,張濟與李傕、郭汜等賊子此前威逼天子,如今,天子遷都幽州,張濟想來是要拿下豫州,故而才會侵犯襄城。如今張濟身中流矢而亡,其侄張繡領兵屯於軒轅山下,其心不死,諸位以為當如何?”

蒯越、蒯良等人算得上是一流的謀士,鎮守一州之地尚可,進取八荒怕是沒這能力。否則,以劉表麾下的將士而言,在早期是天下間最大的勢力了,沒有之一。在袁紹沒有占據三州之地前,無人可與劉表相比。要知道,荊州在天下各地亂賊洶湧而起之時,可謂是巍然不動,沒有受到絲毫影響。而且,在後來董卓作亂之時,司隸、豫州等地的百姓多有逃亡荊州。天下十三州,荊州一地的人口怕是就占了天下的六分之一。以如此資本,劉表在此亂世,可以說是有著最好的基礎。畢竟古代的戰爭,在沒有熱武器的情況下,靠的就是人口。若是有頂級謀士出謀劃策,劉表坐擁天下也不是沒有可能。然而,一直到荊州被曹操拿下之時,劉表始終也隻是占據著荊州這一畝三分地,在有人勸說的時候,出兵撩一撩曹操,或者袁術,其他就沒什麼作為了。

當然,也是因為荊州過於安定,其麾下的謀士、武將也安享太平,不願陷入戰爭的泥流,過錯自然不能全算到劉表一人頭上。

劉表詢問,作為謀士之一的蒯良,上前說道:“主公,張濟犯境,於情於理,主公當出兵懲之,如此方能彰顯主公之威。然則,以如今的情形,屬下以為主公不可與其發生衝突,或可招攬為上上策。”

https://8./book/52571/21339538.html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