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二八章 應對之策(1 / 3)

與袁紹的談判破裂,袁常和曹操也沒有繼續逗留冀州。曹操返回兗州,厲兵秣馬,屯聚糧草,以備大戰;而袁常自是帶著天子和百官返回幽州。

鄴城城府

袁常和曹操剛離去,袁紹便召集麾下文武議事。袁紹高坐主位之上,其餘文武依照職位分坐兩側,待人馬到齊後,袁紹也沒有多餘廢話,直言說道:“諸位,如今幽州牧與兗州牧聯合,欲攻伐我冀州,諸位以為如何?”

田豐上前,不解問道:“主公,幽州牧和兗州牧緣何無故侵犯冀州?”

袁紹頗顯煩躁的說道:“當今時局混亂,各方勢力皆為擴張勢力,幽州牧和兗州牧聯合,不過是為了我冀州的勢力,何須緣由。”

真實的原因,如今掌控身體的乃是懦弱性格的袁紹自然不會說出來。雖然麾下的文武彼此之間有所爭鬥,也分成派係支持各自看好的袁譚和袁尚。但是,這些麾下也都是高傲、有個性的人,若是讓他們知道天下間有一股勢力順天盟,在暗中操縱天下的走勢,怕是他們也不會答應,必然會反抗。然而,順天盟的可怕,懦弱性格的袁紹自不願與他們出現衝突,寧可碌碌無為,得過且過的苟活,待他死後,又哪裏管他洪水滔天。若是掌控身體的是果敢性格的袁紹,自然是選擇與袁常和曹操聯合。奈何,兩種性格出現的時間沒有絲毫規律,有時候前一秒還是這種性格做主,下一秒就換了一個性格。

“主公恕罪,是屬下愚昧!”

田豐也不疑有他,覺得是自己問了一句廢話,如今天下各方勢力都在爭奪地盤,擴張勢力,開啟站端又需要什麼理由。不過,他依然還是有些疑惑,因此還是詢問到:“主公,兗州牧出兵我冀州,尚可理解。然則,幽州牧乃是主公族弟,他能擔任幽州牧還是主公出力。若是主公與幽州牧交戰,怕是會令天下人取笑袁氏,想來其中或許有什麼誤會,主公可派遣使者前往幽州與幽州牧細說,或可免除爭端。”

“夠了!”

袁氏低吼一聲,臉色略顯陰沉,不滿的說道:“田元皓,吾今日召爾等前來是商議對策,而非是討論其中緣由,你如此這般,莫不是要延誤軍情。”

“主公恕罪!”

田豐適時的致歉請罪,袁紹也沒打算追究這個問題,所以也沒多說什麼。而袁紹的反應讓田豐內心裏明白,袁紹和袁常、曹操的爭端或許還有什麼不為人知的隱秘。不過,是否有什麼隱秘已經與他無關,他作為袁紹的屬下,如今要做的,正如袁紹所說的是商討如何應對袁常和曹操的聯合進攻。

因此,在思索了片刻之後,田豐再次發言道:“主公,屬下以為,幽州牧和兗州牧若要侵犯冀州,當先取並州和青州。不然,他們的兵馬深入冀州,待青州的兵馬和並州的兵馬與我冀州的兵馬成三方合圍之勢,可斷其糧道與退路,令其首尾難顧,必敗無疑。故而,屬下以為主公可令大公子和高將軍加固邊境防禦,以備不時。”

“主公,屬下以為田元皓此言甚是!”

緊隨田豐之後,沮授站出來讚同田豐的意見。

可以說,在袁紹所有的謀士武將麾下之中,謀士裏麵田豐和沮授,武將裏麵文醜和顏良,他們四人是完全不參與派係爭鬥,純粹的忠於袁紹。因此,他們四人比較得到袁紹的信任。相對於田豐和沮授而言,文醜和顏良卻是更受袁紹看重。為何如此,並非是因為顏良、文醜護衛的原因,主要還是因為沮授和田豐二人是謀士,時常要出言獻策,且二人的性格又比較耿直,會觸犯袁紹的臉麵,換做任何一個掌權者,碰到這樣的屬下估計都不會太高興,更何況是袁紹這種愛好臉麵之人。

不過,不管袁紹如何惱怒於他們,田豐和沮授卻不曾改變他們的做法,或許,就是為了報答袁紹當初對他們的看重。有時候,有的人在不得誌的時候得

到重任,便會用一生或者生命來報答,而田豐和沮授就是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