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袁常和劉協二人坐在一旁,靜靜的等候。在袁常強大無比的實力之下,相信也沒有人能夠在他麵前作弊。
其實,測試的內容也不難,一共十道題,主要是他們對新法改革的看法,以及他們在任時的做法。測試的主要目的是觀察百官的做法,若是那些隻懂得之乎者也的大臣,估計就沒什麼希望了。所以,郭嘉他們雖然也不知道測試的內容,但是,想來通過測試是沒什麼問題的。
十道題,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半個時辰的時間也綽綽有餘了。
袁常將紙帛全部收好,然後說道:“為了顯示公平和公正,本州牧便當場檢測評分。其中,優異者可為中央委員會成員,其餘人分為合格與不合格,合格者可就任相關部門領導之職,不合格者則為普通幹事。”
袁常說的斬釘截鐵,顯然不會給眾人反駁的機會,無論他們願意與否,一切都隻能按照袁常的意見來執行。
有資格參加測試的官員不過二百餘人,一份紙帛,快的袁常幾秒鍾的時間就看完,慢些的就十幾秒時間。同樣用了半個時辰左右的時間,袁常便將所有的紙帛檢檢測完畢,並且給了相應的評分。
“經過本州牧的檢測,郭嘉、趙雲、楊彪、趙溫、張喜五人可為中央委員會成員。其餘者,董承、楊奉、王子服、吳碩…等四十餘人合格,可就任相關部門領導之職,其餘不合格者為普通幹事。”
袁常公布結果後,場麵平靜了片刻,隨後便有人跳了出來。
“幽州牧,某為何不合格!”
一名年紀看上去三十幾歲,麵貌剛毅的官員站了出來,大聲說道:“幽州牧,某自認為回答的非常完美,為何不合格,難道就是幽州牧一言而定?若是如此,豈不是幽州牧你說什麼便是什麼,我等怎麼知道具體情況。”
袁常瞥了他一眼,淡淡說道:“姓名。”
“什麼?”
“你的姓名!”
這官員才反應過來,連忙說道:“本官張驊!”
“本州牧所考核的乃是諸位對新法改革的理解,已經在其位的執政做法。那麼,張驊,你寫的是什麼?引經據典,把聖人的言語寫了一遍,你告訴本州牧,你如何能夠擔任新的職位,為天下,為百姓謀福利,莫不是憑借你口中的聖人言語?本州牧不需要你們用別人的看法和意見,就是要你們自己的意見和做法,一個人連自己的特性都沒有,又如何能夠做好自己的本分?結果便是如此,你若是不滿意,本州牧也不會改變自己的意見。”
教訓完張驊,袁常看相其他人說道:“不僅張驊如此,你們也是一樣,不合格之人隻能擔任普通幹事。若是不願意的,可自行離去,本州牧不會阻攔。同樣的,你們可以從普通幹事做起,慢慢的了解新法改革的具體情況,等你們的能力足夠之時便可晉升。言盡於此,何去何從諸位自己決定。”
說完,袁常也不再言語。
合格的隻有四十多人,還有將近五分之四的官員不合格,占據了大部分。這些人的回答與張驊如出一轍,都是引經據典,采用聖人的言論,完全沒有自己執政的思想。袁常自然不會客氣,倒是董承等幾人,讓袁常有些訝異,竟然能夠通過測試,達到合格的標準,本來按他的想法,董承等幾個頑固派應該是不會通過的。不過,想想董承等幾人,雖然是頑固派,才能也不差,通過測試倒也說的過去。
如今都遷都幽州,家小也都在來幽州的路上,讓他們辭官不幹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最終在場的官員都隻能捏著鼻子認下了這個結果。
https://8./book/52571/20599680.html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