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沒有問題!”
對於楊彪的請求,袁常又怎麼會拒絕,說道:“若是他人自然是有限製的,不過,楊委員何等身份,又豈會借了這些書籍不還。而且,楊委員為國奉獻了大半輩子,些許特權自然是不為過。”
“如此,便多謝袁委員長了!”
若是袁常用規矩來拒絕,也合乎情理,但是,袁常卻沒那麼做,願意讓自己把書籍帶回去摘抄,那就是給自己麵子,楊彪道聲謝也是應該的。
袁常看向另外幾人,說道:“幾位想要閱覽的書籍,皆可借閱,等用完之後歸還給國家圖書館內便好,相信幾位都不會做出有借不還的舉動。”
“這是自然,如此便多謝袁委員長了!”
“多謝!”
不僅是楊彪想要借閱回去觀看,其他跟隨而來的幾人都有這樣的想法。不過,他們卻是不好意思說出口,倒是楊彪自認為與袁常還說些話,故而才厚著臉皮說出那句話。沒想到袁常倒是很上道,不等別人詢問,他就自己開口了,如此一來,也不讓他們覺得自己是舔著臉向袁常請求,心理上也好受些。
“諸位客氣了,往後皆是同僚,互幫互助理所當然。”
袁常客氣的回應了一番,隨後看向劉協,問道:“元首是否有中意的書籍?若是有,將書籍名稱告知,稍後便讓圖書館的工作人員送至府上。”
劉協好歹也是名義上的元首,自然不用親自動手。
“如此有勞袁委員長了!”
劉協客套了一句,思索了片刻後,說道:“吾對《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和《傷寒雜病論》有些興趣,便借閱此三本書籍。”
袁常微微一怔,沒想到劉協對這醫術感興趣。
不過,想想原本曆史上的劉協,被曹丕從皇位上逼下來之後,似乎就在自己的封地安心的當一個大夫,而且他在這方麵的天賦也不差,得到百姓的稱頌,還有人給他立長生牌。當皇帝的時候沒有得到這樣的稱頌,反而當個大夫給百姓看病還獲此殊榮,想來劉協自己的內心也是很怪異的。
楊彪倒是有些好奇,問道:“袁委員長,《神農本草經》老夫倒是有所耳聞,這《本草綱目》和《傷寒雜病論》卻是不知何人所著?”
袁常有些無語,楊彪別的不問,偏偏問到他不好回答的地方。
《傷寒雜病論》乃是醫聖張仲景所著,當然,現如今的張仲景還在荊州一地研究醫術,在沒有經過豐富的臨床經驗之前,自然寫不出《傷寒雜病論》這樣的巨著。同樣,《本草綱目》是明代李時珍鼓搗出來的玩意,楊彪自然也沒聽說過。而袁常當時摘抄典籍之時也沒有多想,順手就把《傷寒雜病論》和《本草綱目》這樣的醫術典籍給摘抄出來,以此來提升醫學的發展。
不過,袁常的臉皮也不是蓋的,很是幹脆淡定的說道:“此二本醫術並非何人所著,乃是某令人從天下各地收集的各種醫術、藥物等綜合而成。桓靈之時,因疫病而喪命的無辜百姓不知凡幾,吾心中甚為不忍,故而才令人從天下各地收集各種疾病醫方、藥物用途,隻希望百姓能夠免於疾病的痛苦。”
“不成想袁委員長竟有如此仁心,老夫望塵莫及。不過,老夫雖老邁,袁委員長若是有所需要,盡管開口,希望老夫這老弱之軀還能做些貢獻。”
“楊委員放心,若是需要的時候,吾是不會客氣!”
袁常也沒有客套,很是直接幹脆的說道。如此一番交談,倒是令二人的好感彼此上升,袁常對楊彪的好感便是明白他是個實在人,不會因為顧及臉麵而不敢開口行動,這樣的人顯然是個辦實事的人,對於新法改革而言是不錯的助力。楊彪的直言敢言並非是浪得虛名,曆史上楊彪的兒子楊修因為恃才傲物,並且參與到曹操的兩個兒子曹丕和曹植權利的鬥爭之中,故而被曹操給殺了。有一次曹操見到楊彪時問道你為什麼如此憔悴,而楊彪則是直接回答說是因為自己沒有金日磾的先見之明,到老了還要有老牛舔犢的感情,就是在指責曹操殺害他的兒子,才讓他如此憔悴,當時曹操的權利可謂是到達巔峰,而楊彪還敢如此對曹操言語,可見其直言敢言的脾氣。當然,這時候的曹操也不在乎這樣的話語,聞言之後卻是向楊彪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