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袁常雖有十數萬兵馬,卻是不足為懼!”
作為跟隨袁紹多年的下屬,田豐自然也知道自家老大的尿性,因此,及時的站出來安慰袁紹,免得袁紹做出什麼不智的決定。就如曆史上,曹操出兵去攻打徐州,要解決劉備這個反複無常的二五仔,田豐就建議袁紹趁機襲取曹操後方,從而坐定袁紹老大的位置。奈何,袁紹卻是以兒子生病為由拒絕采納田豐的建議,以致於錯失良機,讓曹操能夠從容解決劉備後回軍官渡,最終落得慘敗的局麵。
“元晧此言何解?”
雖然性格懦弱,卻也不代表袁紹聽不進他人的意見。因此,在聽到田豐的話之後,便一臉期待的看向田豐,希望他能夠給自己帶來驚喜。否則,按照袁紹自己的想法,在聽聞袁常的兵力如此充足的情況下,他肯定要收縮防線,以此來抵擋袁常的進攻。至於放棄並州和青州,也不是不可以,隻要到時候擊潰了袁常和曹操,青州和並州不依然還是自己的肉。
至於田豐,他考慮的則是如今兩軍尚未交戰,若是貿貿然就收縮防線,反而會打擊己方士氣,所以,田豐肯定要阻止袁紹。
“主公,袁常掌控幽州的時日不長,其兵馬雖眾,卻非是精銳之師。據細作打探傳來的消息可知,幽州的士兵並沒有參與過多的戰鬥,多是沒有上過戰場的新兵,戰力能有幾何?而幽州的士兵唯一有過的戰鬥,也就是此前攻滅高句麗之戰,不過,那一戰幽州參戰的士兵也就六萬餘,隻是幽州此次出動兵馬的半數。由此可見,幽州十二萬兵馬之中,有六萬左右的新兵;而主公的冀州將士、青州將士和並州將士,皆是參與過多次戰爭的老兵,對付幽州的新兵,說是以一當十也不為過,如此又何須懼之?”
“哈哈,元晧所言不差,與吾所見相同!”
袁紹聽了田豐的解釋,自是大笑一聲,內心之中自是不再猶疑。當然,對於田豐還是有些不滿的,什麼叫何須懼之?我袁本初何曾懼怕過?當然,不滿歸不滿,此刻卻也不能說出來,將之記在心中就是了。隻聽他一臉從容之色,意氣風發的說道:“雖然幽州兵馬眾多,其戰力卻是不值得我們擔憂。不過,畢竟他們人數眾多,若是與之無謂的交戰,卻也是平白讓我軍將士傷亡,如此自是不值當。”
很顯然,袁紹這話是在委婉的解釋,我袁本初不是害怕了,而是擔憂己方將士無謂的傷亡。至於是否能讓人相信,那就無所謂了,反正解釋是有了,信不信是你們的事。
“主公說的極是,我等不曾懼怕袁常和曹的聯合,主公寬仁,心懷將士,令人欽佩。”
郭圖上前奉承了一番,引得袁紹滿意的目光,讓郭圖一陣欣喜。當然,郭圖雖然為人貪鄙,奸險,但是,作為謀士,能力還是有的。此次袁常和曹操聯合攻伐袁紹,是袁常和曹操二人搞事,他當然不能反駁,否則,說不定會被認為是被袁常和曹操給收買了。思索了片刻後,郭圖發言道:“主公,袁常和曹操二人分別出兵並州和青州,而沒有直接進攻冀州,想來他們二人必定有所約定,故而才會造成如此局麵。因此,主公可令並州和青州緊守城池,待時日久矣,可令袁常和曹操二人撤軍,屆時,主公便可趁機揮兵,拿下幽州和兗州,如此一來,北方皆入主公之手,又可以兗州為前沿,待時而動,出兵徐州、揚州,大事可期矣!”
所以說,有句話說的很有道理,不可小覷天下人,雖然不知道袁常和曹操的約定,但是,郭圖也是將二人的一些想法給猜測到。當然,也是因為袁常和曹操並沒有打算隱瞞的念頭,否則的話,以袁常和曹操二人及他們的下屬,稍微搞點動靜,就會讓袁紹猜不到他們的意圖了。
“主公,郭從事此言不錯!”
田豐作為中間派,不參與袁譚和袁尚二人繼承權之間的鬥爭。所以,自是不會對郭圖的話有什麼反駁,反而是聽了之後覺得極有道理,思索了片刻後,興奮道:“是了,主公,經過郭從事的提醒,屬下也想到了一點。袁常和曹操二人聯合侵犯主公領土,然而,主公占據冀州、青州和並州三州之地,他們二人又如何平分?如此一來,他們二人必然是約定先將青州和並州攻下,隨後再以冀州為決勝,想來誰能率先攻下冀州便能成為得利最大的一方。所以,在青州和並州沒有丟失之前,冀州的安危根本沒有問題,如此一來,主公可將冀州的兵馬分派到青州和並州,增強青州和並州的防禦,可以更加從容的應對袁常和曹操二人的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