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次帶領一部分可靠地族人去爪哇,就是與當地華人合作,一起推翻荷蘭的殖民統治,並把那些原始人改造成我們的廉價勞動力,如果幾十年後他們還能溫順的為聯邦服務,也許我們會給他們一個合理的地位,但之前,哪裏的每一寸土地都是華人與我們的......。”
三日後,兩艘6000噸的客輪停泊在釜山港。而碼頭上,數以千計的日本人拖家帶口,提著不多的行禮有序的排隊登船,他們即將由領隊崗村寧次帶領,駛往南半球的東爪哇。
西田望穿著舊式的軍裝,背著一個用行軍帶捆好的行李卷,緊緊拉著16歲的西田香,生怕自己可愛的妹妹失散了。而西田香雖然很緊張,但自從母親生病,大哥戰死後,她也懂事了不少。知道自己20歲的二哥要承擔贍養父母和家庭的重擔,所以十分聽話,從不敢讓西田望為他操心。
西田望原來是在家務農的,因為哥哥西田俊在39混成旅團任上尉,所以他沒有被征召入伍,隻是在家鄉參加了預備役的訓練。可後來因為西田俊參加了救國軍,而且還在一次策反中陣亡。所以他們瞬間成為了叛國者家屬,不但沒沒收了全部家產,還被第一批送往朝鮮當勞工。
20歲的西田望以前很畏懼有能力的大哥,可如今頂梁柱沒了,家也沒了,父母還都體弱多病。一時間舉目無親的他茫然不知所措,更是對未來的生活產生了絕望。
好在來到朝鮮後,他通過打聽找到了哥哥以前的部隊,還見到了十分賞識哥哥的上級。在他的幫助下,西田望一家被劃定為救國軍烈屬序列,享受優先安置權。可不要小看這份待遇,有了軍烈屬的榮譽,西田望一家可以自由選擇條件較好的地區安家,擁有與華人同樣標準的自耕地(需要開荒)。
而就在西田望期盼著能在滿洲的黑土地安居樂業,享受華人待遇的時候,他又被另一個誘人的消息所打動了。西北招募日籍百姓到南洋創業,而軍人家屬可以用滿洲的土地置換南洋兩倍的土地,並由西北貸款,扶植他們在哪裏建立種植園。
種植園的勞力也好辦,下一批日本勞工將有一百萬會被送到那裏,今後隨著規模擴大,他們還可以雇傭當地土著。唯一的麻煩是這些軍人家屬都要出一個壯勞力組建民兵,防止當地土人的侵擾。
本來作為家裏唯一的獨子,西田望的父母是不同意他去那裏冒險的。滿洲雖然氣候寒冷,但這是華國本土。30畝的荒地開墾出來足夠一家人穩定生活了,何必要去南洋受罪還要與土著人打仗。
可西田望卻鐵了心要去,原因就是哥哥的上級告訴他,最先去的日本人其實就是殖民者,而且民兵其實就是為了擴張而組建的軍隊,隻要作戰勇敢事後還會有分成獎勵。到那時,這些軍屬不但可以用戰利品購買更多的土地,還能因此成為軍官和或是地區主官。
西田望聽後瞬間便動心了,從小便崇拜哥哥的他其實更想成為一名官員,他不想把自己的一生都浪費在田間,也不想隻是為了吃飽飯娶妻生子而活著。他想和哥哥一樣讓人羨慕尊重,靠自己的勇敢為家人贏得榮耀。
而南洋好啊!那裏四季都有食物,一畝水稻可以收獲兩季甚至三季。有了足夠的食物後,剩下的土地還可以種植橡膠、甘蔗、煙草等經濟作物,而且還不用精心照料,到時候直接收割就可以。這對自家隻有兩位老弱的父母和年幼的妹妹來說,真的不算辛苦,他也能有機會上戰場爭得功勳。
最後在西田望的不斷勸說和美好的描繪下,一家人終於懷著忐忑的心,放棄滿洲的沃土,登上了開往南洋的客輪。而當他看到幾位自己認識的救國軍將領也穿著便裝登船時,西田望的心徹底放下了。不錯,他們確實是去征服蠻荒的開拓者,否則怎麼會有這麼多將軍一同前往,那後麵的幾個集裝箱,看來就是日後用來政府蠻夷的武器裝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