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三張 婦孺(2 / 3)

這個時候的他們,不得不開始傾向於相信,宋人能夠贏下來與金人的這一場持久戰。

無論是官場的官員,還是各路百姓,隨著嚴冬到來之際,心裏對於對金一戰變得是越發的自信跟樂觀起來,加上夏國的捷報頻傳,也從而使得河套三路、京兆府路爆發出了極大的凝聚力。

這一點兒即便是葉衡以及葉青都沒有想到,在延長、門山這兩個距離前線最近的縣境內,葉衡竟然輕而易舉的就招到了好幾千人的民夫,願意幫助宋軍破除河麵上可能出現的凍冰。

數千民夫幾乎等同於是挖空了門山、延長兩縣的青壯勞動力,這個時代不管是縣還是州,顯然人口規模都無法與後世相比擬,何況還是門山、延長這兩個與金接壤的下縣。

所以能夠招到這數千壯丁,已經完全超乎了葉衡的想象,雖然這數千人,若是撒在黃河沿岸後如同杯水車薪,但最起碼這樣的勢頭還是讓葉衡等人心神振奮。

劉敏行、劉敏學、慶王趙愷、以及京兆府的崇國公,幾乎也都是把葉青建議的宣傳差遣進行到了極致,府州縣的大小街道在短短的時間內,不單是貼滿了招攬壯丁的告示,同樣更是濃墨重彩、極具感染力跟熱血豪情的書寫著宋人對夏、金的這兩場戰爭的成果,一時之間使得京兆府、河套三路雖然處在嚴寒季節當中,但無論是百姓還是大部分的官吏,仿佛心頭都有一團熊熊烈火般,為生為宋人而感到驕傲與自豪。

葉青在後山與徐寒試著火器的如何用度,而葉衡已經安排人手,開始組織壯丁趕往黃河沿岸。

一場原本隻是有宋軍組成的抗金一戰,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裏,通過各種輿論宣傳手段,以及豐厚的報酬,竟然是在短時間內形成了大河奔流、萬眾一心齊抗金的大好形勢。

當葉青與徐寒從後山回營地的路上,已經能夠看到在宋軍大營的後方,又是星星點點的撐起了巨大一片的帳篷,一口口大鍋也被架上了火堆,此刻正冒著濃濃的熱氣。

雖然還無飯菜的香味兒,但看著在寒冬時節的這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葉青跟徐寒不由的有些茫然,顯然連他們也沒有想到,葉衡竟然真的說服了民眾壯丁來幫他們破河麵凍冰。

寒冬從紹熙四年十月十九日開始席卷整個西北大地,冷冽的北風肆虐著整個黃河沿岸,滔滔不絕的黃河水依舊奔流不息,天氣從十九日起,就再也沒有回暖過,顯然真正的寒冬已經到來。

從二十日葉青帶著徐寒開始嚐試火器起,金人同樣也沒有再騷擾過一次宋軍,乞石烈諸神奴時常也會率著眾將,沿著黃河堤岸上上下下巡視,他比任何人都希望黃河河麵上,能夠在一夜之間凍出厚厚的冰層。

也正是因為這個迫切的希望,才使得他這段時間,連一顆石頭都舍不得扔進黃河水裏,生怕因此而砸碎了可能凝結成冰的河麵。

二十多天的時間裏,除了嚴寒一直在持續外,便是宋軍那邊多了不少破冰的援軍,這讓一直都希望河麵凍冰的乞石烈諸神奴,眉頭更加緊鎖,心頭也更顯沉重。

宋人一連多日裏持續不斷的破冰舉動,他自然是都看在了眼裏,但他從來不相信,葉青能夠以一己之力逆天而行。

一邊想要黃河河麵結冰,一邊想要黃河河麵不被冰凍,如此矛盾的形勢下,宋軍這邊對黃河河麵顯得是那麼的肆無忌憚,而金人那邊對黃河河麵卻是謹小慎微、敬若神靈,隻能明天眼睜睜的看著宋人天天“糟蹋”著河麵,而他們隻能是站在河對麵,無能為力的迎著寒風叫罵宋人無恥、卑鄙。

隨著大量的民夫如黃河水一般湧入到了宋軍大營的後方紮營,而後日複一日的對黃河河麵進行著破冰之舉時,宋軍跟金兵再次陷入到了口水戰中。

這一次的宋軍比上一次顯然更要占優勢,除了因為呼呼而過的西北風順勢助陣外,便是宋軍軍中如今的那些民夫、壯丁,從一開始的茫然不知,再到一臉的好奇新鮮,而後到躍躍欲試的加入到了罵戰之中。

隨著民眾壯丁的加入,再加上時不時呼嘯而過的西北風,使得身處上風的宋軍占盡了地理優勢,唯一的不好處就是,後脖頸會因為寒冷的北風拍打而有些發涼而已。

但處於下風的金人,顯然在呼嘯而過的西北風麵前,就完全沒有那麼好命了,臉龐被淩厲的西北風吹打的生疼,一張嘴還不等出聲,冷風就順著口腔灌進了肚子裏,一時之間根本難以還嘴叫罵,徒惹的宋人這邊總是哄堂大笑的嘲諷著對麵狼狽至極的金人。

綿延近百裏的黃河河麵上,因為二十多天的時間裏,陸陸續續不斷趕來馳援的民夫壯丁,讓宋軍的真正兵力,既能夠按照葉衡跟民眾的保證,在大戰來臨前保護他們,也能夠監視著對岸金人的種種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