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靠山吃山,老石嬸家的手藝活就杜家村祖傳下來的。
沒有師傅,老石神的祖母對石頭感興趣,她母親也是,到了老石嬸這一代可以是積累零經驗,那是他們祖輩一代一代靠著敲打石頭琢磨出來的。
到如今,村裏誰家需要石槽、石板,都會央老石嬸做給他們,隻需用糧食換個勞累活就可以了。
到了村尾老石嬸家,果然,她家院落裏擺滿了大不一的石頭,這些石塊都是老石嬸和她女兒平日從石山上運下來的。
老石嬸的臉消瘦,眼睛囧囧有神,臂膀強健有力,衣服上沾著石灰粉,手上滿是陳年繭子和創傷。
果然是內行,單看紙上的簡單的圖畫,老石嬸就看出了門道,激動的麵色發紅。
待聽完杜青羽的解,就要拿起拍胸口表示什麼也要做出石磨。
著,老石嬸就要拿起錘子就要在院裏挑撿石頭,杜青羽知道石磨看上去容易做,其實磨盤上的溝槽斜紋還是需要反複打磨實驗,不是一時半刻就能完成的,不過看到老石嬸興致衝衝的模樣,也就不勸她了。
一夜未眠,油燈耗盡,石頭的叮叮的敲打聲不停,期間引來了族人們的觀看。
等著到這是做什麼的用的之後,都圍在一旁,給老石嬸打下手。
破曉,不知誰家的雞高高的鳴叫了一聲,東方際出現了紅彤彤的色彩。
經過反複的改造,實驗,熬的眼睛通紅的人們再次合力將兩塊磨盤疊在一起,族長將手裏的一把黃豆塞進石槽裏,推動磨難,骨碌骨碌,磨齒轉動的聲音,不一會,細碎的黃豆粉就順著磨盤邊沿擠了出來。
“成了!”
杜青羽試了試手感,捏了捏磨出的粉末,得出了結論。
“奧——哈哈……咱們有麵粉吃嘍……”
不管老幼,此刻的族人們都跟孩子似的蹦了起來。
民以食為,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杜青羽摻著杜守心搖搖曳曳的回了老宅,一夜未眠,太傷身體了,她什麼也要補覺,可是一想到房子還要蓋,就痛苦極了。
杜薑氏看著女兒吃完飯就出去的背影,又看看躺在床上補眠的老伴,怒火來了。
“你個死老婆子,你自己熬夜,憑什麼還拉著孩子熬夜,妥了,你熬完夜倒是可以補覺,孩子還要看著蓋房子呢……”
杜薑氏衝著杜守心劈裏啪啦的臭罵一頓,轉身就帶著孫子們看那擺在村中心大棗樹下的石磨去了。
到了自家門口,此刻柳宴安早已準備好烏梅花茶,來幫忙的族人們也在壘起了磚塊。
杜青羽喝口烏梅茶頓時覺得精神了許多,開始想著今日備什麼吃食好。
對了,從商隊那買的雞仔如在桑樹林裏吃蟲子,長得極快,如今也可以吃了。
幾主餐就做雞燉蘑菇!
南山山腳下好像長了不少蘑菇,隻是無人采摘,正好便宜了她。
而且還意外發現了驚喜,就是野生辣椒,青中泛紅,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沒有營養的原因,個頭較,一個個掛在莖杆。
等杜青羽滿載而歸時,正好碰到帶著孩子的杜薑氏。
杜薑氏一瞅杜青羽背上的蘑菇,麵色變了。
“你弄這毒物幹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