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天都峰上賞絕景 雲隱閣前定風波(1 / 2)

生死無常話渺茫,昔日孤嬰少年郎。

腳踏青雲覽瓊嶽,手提玉龍斬魍魎。

黃山絕頂風雲陌,陽華劍宗沉浮長。

世事難料心難測,隻道無人話淒涼。

十七年後,黃山都峰絕頂。

層巒聳翠,雲霧繚繞之下,一片樓閣時隱時現,此地乃是黃山陽華劍宗所在之處。觀劍台上,一個少年正揮舞手中長劍,隻見這少年俊美絕倫,臉如雕刻般五官分明,有棱有角的臉俊美異常。外表看起來好象放蕩不拘,但眼裏不經意流露出的精光讓人不敢看。一頭烏黑茂密的頭發,一雙劍眉下卻是一對炯炯有神的大眼。他正練習著陽華劍宗的獨門劍法——陽春白雪身影靈動,神出鬼沒。這劍法本是由陽華派開派宗師從《陽春》、《白雪》兩首古曲中領悟而來,經陽華派曆代相傳已有數百年之久。這劍法本就輕靈儒雅,從這清秀少年手中使出更加令人賞心悅目。遠處,一個四五十歲的男子正注視著少年,頻頻點頭。“很好,獨雪,這招‘陽春白雪’你已練得純熟了。想不到你年紀,悟性卻強過你這幾個師兄。”原來,這個少年正是當年的男嬰莫獨雪,而這話的男子,正是當年帶走莫獨雪的青袍客——陽華派掌門薑劍楓。

薑劍楓那日將莫獨雪帶走後便回到了黃山,將莫獨雪撫養長大並收為陽華弟子,十七年來視若己出,將陽華派武功傾囊相授,更是對莫獨雪嗬護有加。莫獨雪也不愧是昔日武林盟主莫青峰的兒子,與其父一般賦異稟。薑劍楓傳授的武功,尋常弟子要修習一月而莫獨雪一周便可使的行雲流水,因此薑劍楓也願多傳授莫獨雪些武功。師徒二人一個願教,一個願學,所以莫獨雪的武功進步神速,他雖在眾弟子中排行第八,武功卻僅次於大師兄應泉。莫獨雪自幼無父無母,便將師父視作最親之人,將七位師兄視作親兄弟般。他之前也常常問起薑劍楓自己的父母是誰,如今在何處,薑劍楓隻是道莫獨雪的父母是尋常鄉下人,村中流行瘟疫而死,而莫獨雪是自己過路時發現並收留的,久而久之,莫獨雪便也不再過問父母之事了。

“師父,‘陽春白雪’以輕靈見長,倘若對手比我的動作更快那該如何?”莫獨雪停止練劍,用衣袖擦了擦額頭的汗水,不解地問道。“我陽華的劍法不僅以輕靈著稱,而且也是十分嚴謹的,每套劍法都是由曆代掌門檢驗補充過的,縱使對手更快,也無法擊中你的要害。倘若你真放心不下,日後便在料敵先機之處多下功夫。”“弟子謹遵師父教誨。”“好啦,八師弟,你也練了好長時間了,快下來歇歇吧。”“大師兄,我劍術尚不如你,怎能荒廢時光?”“你這子,超過其他六位師兄還不知足,偏偏要超過我,是不是超過我之後又要超過師父了?”大師兄應泉笑著逗道。薑劍楓也不禁笑笑,道:“獨雪勤奮上進是好事,不過獨雪啊,練武也不可太過急於求成,傷了筋骨就不好了。”“是啊師弟,陪我去光明頂賞賞那雲海如何?”莫獨雪走下觀劍台,道:“既然師父這樣,大師兄又有雅興,我這個師弟就陪大師兄走走吧!”“嗯,那為師便先回衝陽殿打坐了,你們早些回來。”

師兄弟二人目送師父遠去,便運輕功往光明頂上奔去。莫獨雪有心賽過應泉,因此運功更用力一些。應泉也毫不相讓,提了一口氣奮力向前。一時之間,師兄弟二人竟難分伯仲,不知不覺,他們已到光明頂之上了。這光明頂為黃山第二高峰,與都峰、蓮花峰並稱黃山三大主峰。頂上平坦而高曠,可觀東海奇景、西海群峰,煉丹、都、蓮花、玉屏、鼇魚諸峰盡收眼底。相傳,古代有位名叫智空的和尚,在此修行十五年。有一,親見日華出現於門,山頂大放光明,故名“光明頂”。光明頂是觀黃山雲海的絕佳去處,他們師兄弟幾人經常在此地觀覽雲海,別有意趣。

二人放眼望去,雲華朵朵湊在一起,真的如同大海一般,遠處的山隻被勾嵌出輪廓,隱沒於雲霧之中,增添了幾絲神秘之感。“師弟,你看!我黃山的雲海多美啊!想要看到這般景致也隻有我黃山光明頂了。”應泉顯然已陶醉於山水之間,對雲海讚不絕口。“是啊,黃山雲海名不虛傳,自有其獨特之處,就像咱們師父聞名於江湖靠的不就是一套獨到的‘聽風響雲劍’嗎?”“哎呀我的八師弟,你怎麼又聊起武功啦?此時觀景,不談武功。”應泉一臉無奈,不禁想起往昔,那時他自己也隻是個孩子,獨雪來到山上前他非常孤寂,直到他親眼看著師父將莫獨雪抱上山,自己便多了個玩伴,他平時照料獨雪就如同照料親弟弟般,自己便親眼看著莫獨雪一長大。那時師父不讓他們下山,應泉怕莫獨雪無聊,便常帶莫獨雪跑上光明頂看雲海,兩人時常玩得不亦樂乎。可後來隨著莫獨雪習武長大、癡迷武學,兩人上光明頂的次數也少了。莫獨雪的武功一比一進步,應泉一比一寂寞,想到此處,應泉不禁望雲不語。“怎麼了,師兄?”“沒事。”兩人就這樣在光明頂佇立了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