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琳的到來讓托德有些不知所措。
第一,他實在不知道,應當如何安排女孩的住所和食物;第二,他也隱隱約約感覺到對方的離家出走,或許和昨日的談話有關,自己多少應該要背負一些責任。
女孩沒有過多在意他的想法,在修道院中轉了一圈,就打算將地下大廳旁的一間彌撒室,作為臨時住所。
托德看過之後,立即表示了反對。先不談讓一個花季少女住在墓穴之下,這件事是否合適,單單房間的陰暗潮濕和閉塞氣悶,就讓他有足夠的理由,為她另尋居所。
之後,托德打算讓卡琳住到山腳下的村子裏,這樣路程不遠也並不顯眼。可是對方要求一定住在實驗室的附近,這一點讓他極為頭大。
最終,托德想到了一個無奈的辦法。
他想方設法找來了幾套僧侶的袍子,讓卡琳喬裝成修士以便她自由行動。接著打算將修道院圖書館中,用來存放經書的閣樓,偷偷摸摸的騰出一個房間作為女孩的寢室。無視了哈金斯得知這個主意後,捧腹大笑的模樣,托德在幾人的幫助下,總算在一個深夜,有驚無險的幫助她搬好了家。
接下來的日子裏,托德的地下實驗再也不是一個人單獨工作,他的身邊增加了一位雖然賞心悅目,卻又調皮難纏的女助手。
無論是前世還是現世,托德也是第一次感到師生之間的教學互動如此吃力,讓一個生活年代滯後上千年的人,弄懂跨時代的科技無疑是一趟艱巨而又漫長的苦旅。
“你是說,我們的世界都是由小小顆粒組成的?”
“卡琳,我用的詞是分子。”
“好吧,分……子,好奇怪的詞。”
托德擺弄著手頭的燒瓶,頭也沒回的說道:“除了分子,還有原子。分子可以構成物質;原子可以構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構成物質。”
女孩用量勺挖起了罐中的粉末,問道:“那等我們做好了顯微鏡,就能看到分子和原子了嗎?”
托德笑了起來:“不,不能,我們製作的是光學顯微鏡,要想看到分子和原子,必須使用電子顯微鏡。”
“那我們為什麼不直接製作電子顯微鏡呢?”
“額……不……不是不想製作的問題,而是……我們製作不了,首先要解決電的問題……。唉,卡琳,忘了我說的分子和原子吧,或許我們應該把眼光再放近一些。製作好這台顯微鏡後,我可以先讓你看見一些肉眼看不見的小動物,比如細胞或者鞭蟲。”
女孩對這種敷衍的說法明顯不滿,癟著嘴巴,惱火的用研磨棒重重敲擊著碗中粉末。
看見她的表現,托德隻能重重歎了口氣。
忙碌了整整十一天,嚐試了上百次的原料提純、材料配比、混合燒製、去汙浮雜,經曆了數不清的失敗後。托德總算確認了最佳的光學玻璃製作工藝。
第一步是最基礎的玻璃原料配比,按照比例加入純堿、石灰石、石英等材料。
第二步加入氧化硼,增加耐熱性和化學穩定性,使得玻璃熔融溫度降低,可抵抗鈉蒸氣腐蝕。
第三步加入少量的氯化銀,使得硼化玻璃的光學敏感性增加。
第四步加入極少量的氧化銅,作為敏化劑以調解玻璃的光學反應速度。
第五步是燒熔,將配好的原料經過高溫加熱,形成均勻的無氣泡的玻璃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