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民團與海港(2 / 2)

暫時放下心中這件事,托德將注意力,轉向了書籍中的文獻記錄。經過一番查找後,終於找到了『護教驅魔團』和『暮西海港』的資料。

先說說護教驅魔團。

護教驅魔團,是教會直屬宗教裁判所管理的民間武裝力量。它與教會騎士團這種正規的軍事組織不同,首先它是非官方組織,沒有被記載入教會的聖部文件中;其次,騎士團的認可和設立,必須先經由教宗國的樞機主教團進行審議,再由教皇授權建立,而護教驅魔團就簡單多了,隻需要教區的大主教甚至是主教出聖函就行;再次,護教驅魔團有人數限製,一般不超過百人;最後,在職能方麵,護教驅魔團主要負責協助宗教裁判所,進行民間的偵察和抓捕行動,不參與大型的軍事戰爭。

看完這一段介紹,托德的臉上哭笑不得。

一開始還以為是個什麼了不起的宗教組織,到最後,原來就是一幫靠著檢舉揭發和打小報告,幫助教會尋找異端的熱心群眾團體。

不過,再細細一想,這樣的授權對自己並沒有什麼壞處,反而有不少便利之處。

有句俗話說的好,最危險之處就是最安全之處。

任誰也不會想到,幫助教會四處搜索異端的熱心民眾,居然是由一幫異種組成。

再來看看暮西海港。

聖史中對於這個地名的記錄,最早源於教曆375年的傳教事件。

十二位苦行修士,從此處海岸出發,隨行隻有天父的經文和簡陋的行裝。他們乘坐單帆,經曆了七十五個白天和黑夜,途徑了北方蠻荒的上百座島嶼,將神的榮耀和主的恩寵播撒至原始的蠻夷。返航時,暴風雨和壞血病,使得隻有一個人最終活著返回了月溪平原。

教曆379年,為了紀念這群信徒的偉大事跡,銀環王國將此處海港贈送給了教會。

曆史就是這樣了,再說說地理環境。

暮西海港是一處天然的不凍港。雖然海水的鹽分並不高,但海床層深度較大,海水體量夠多,構成了海水不結冰的基礎條件。它在地理位置上也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北側為落星山脈,遮擋了來自迷霧之海的風雨;南側為丘陵,可修建燈塔、瞭望台和防禦工事;東側是地勢平坦的平原,有利於卸貨和裝貨的馬車進出;西側出海後,繞過激流島,向北可以去往北方群島,向南可以前往南方諸國。

正所謂交通便利、環境優越。

然而如今的暮西海港,並沒有想象中的熱鬧繁華、蒸蒸日上。

數百年來,它一直荒廢在那裏,仍然是一片亂石和砂礫。

原因隻有一個——來自北方諸島的海盜,南下進行劫掠和攻擊。

暮西海港距離北方群島實在太近,距離教會和世俗國的軍事中樞又太遠;再加上長達數公裏的海岸線難於防守;而銀環王國已經有了白銀這項穩定的收入來源,對於港口又並不是太在意。自然就造成了海盜肆虐、海港荒廢、無人重視的現象。

托德合上了書本,暗暗尋思。

暮西海港,或許是一個好機會。

https://8./book/42411/25952723.html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