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蓴菜配魚(1 / 2)

廚房裏傳來油煎魚肉的‘吱吱’聲。看來,那個青年人的紅燒魚應該差不多了。

劉芒又往磚頭壘球的灶裏扔了兩截炭,他這道土豆燒雞塊,也差不多火候了。

“這是瑞炭?”

手裏的木炭呈青色,比起機器壓製的木炭更加堅硬,用手一敲,發出‘叮叮’的脆響。

宋朝的張勉窗有一首詩——百條進自西涼國,易火難灰作瑞看。想得當時宮殿暖,不知門外有風寒。

這裏麵描述的就是瑞炭,這在古時候可是專門進貢給皇帝禦用的。

看來這婷兒的父親,應該也是有著傳承的老手藝人了。

“滋啦!”廚房傳來一聲暴響。

這是熱油澆在魚身上的聲音,青年人的清蒸七星魚也應該蒸好了。

“小五,把辣椒和蒜苗段放進去,我們的菜也可以出鍋了。”劉芒一把揭開瓦甕的蓋子。

瓦甕裏冒出騰騰熱氣,裏麵的湯汁已經收幹了,雞塊微紅透亮,土豆香甜軟糯。

混入鮮紅的辣椒和青翠的蒜段後,這道土豆燒雞塊——集色、香、味於一體,別有一番鄉村野味。

“你們的好啦?我的也好了。”青年人手裏端著兩個盤子從廚房裏走了出來,放在了葡萄下的桌子上。

“蒸籠裏蒸著大米飯,灶台上還有一盤蒜蓉炒蓴菜,我順手做了。丫頭,洗把手吃飯吧。”青年人招呼道。

劉芒找了一塊抹布,將土豆燒雞塊連帶著瓦甕,一起端到桌上。

“咦?你是怎麼辦到的?”往桌上一望,青年人和劉芒同時發出一聲驚呼。

青年人做的清蒸魚也還罷了,是按一般的蒸魚法做的,魚蒸熟後撒上薑絲、蔥絲澆上熱油。

可他的另一條紅燒魚卻出乎劉芒所料,煎得金黃的魚身上居然澆著酒紅的醬汁。

醬汁上點綴著綠的蔥花、黃的薑片、紅的辣椒、單看這賣相就讓人食欲大開。

“你的土豆燒雞塊是用什麼上的色?我記得廚房裏沒醬油和糖啊?”看著劉芒瓦甕裏冒著熱氣的菜品,青年人也很好奇。

“你呢?你的紅燒魚不也一樣?憑空可調不出這樣色澤的醬汁吧?”

“我將土豆煮熟碾成粉,然後加上茶水勾成芡汁。”青年人如實答道。

“我也一樣,我也是用茶葉水,咱倆想到一塊去了。”

“這叫什麼?這叫英雄所見略同。”青年人一擊掌。

“可以吃了麼?”婷兒自己舀了一碗堆到冒尖的米飯,眼睛直勾勾的盯著桌上的菜肴。

“當然可以了。”青年人夾起一塊魚肚皮肉,放到她的碗裏,叮囑道:“慢點哈,小心刺。”

劉芒夾起一塊清蒸魚送到嘴裏,七星魚的魚肉很滑嫩,輕輕在唇齒間蕩漾開來。

魚的鹽味調的恰到好處,熱油將薑絲和蔥絲香辛的味道激發出來,徹底去除了魚肉的腥味。

更特別的是,魚肉裏含有一股淡淡的水草清香,仔細一品,如同喝到一壺好茶一般,讓人回味悠長。

“你這清蒸魚裏麵也放了茶葉?”劉芒問道。

“你猜。”青年人促狹的擠了擠眼睛。

“不像茶葉,是蓴菜吧,你蒸魚的時候肯定在魚腔裏塞了蓴菜。”

“就知道瞞不過你。”青年人哈哈一笑。

“晉朝的張翰當時在洛陽做官,因見秋風起,思家鄉的美味“蓴羹鱸膾”,便毅然棄官歸鄉,從此引出了蓴鱸之思,蓴菜配魚,本來就是絕配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