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八章 乙酉恩科(3 / 3)

為了能達到這個目的,李守漢向朱由崧和馬士英提出,可用將明法明算等科目考試延後,放在科舉考試的後期。讓那些四書五經沒有考過的舉子們,能夠多一個機會為朝廷效力。

至於說組織這兩門考試所需要的人員和錢糧,統統的都有大將軍府統籌安排。甚至是那些不第舉子們在等候考試期間的生活費用,將軍幕府也會酌情的給予津貼。不能讓天下人才忍饑挨餓的參加考試。

但是,他說得輕巧,對於朱由崧和馬士英君臣二人來說,可就是晴天霹靂一樣了。讀書人,自古以來就是窮人或者是平民改變社會地位和經濟狀況的一個通道。有所謂“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說法。但是,也有所謂的“窮文富武”一說,意思大概是兩個層麵,讀書的人,家庭出身越窮越好,這樣的人往往能夠潛心向學。另外一個側麵也說明,讀書人往往是貧寒家庭出身的多,不然也不會有窮酸這個詞了。而練武的人則恰恰相反,對於家庭經濟條件要求很高。越有錢越好。因為不論是大運動量後對飲食營養的要求,還是製造購買各種器械兵器,都是要有大把的銀子做基礎的。(所以說,武俠小說裏的各大門派,都不是所謂的俠義正道,往往在當地都是大地主大惡霸級別的。)能夠讓前來參加科舉考試的貧寒士子們有個衣食無憂的考試過程,並且能夠讓他們都有個出身去路,日後史家評點起來,弘光皇帝和首輔馬士英也注定是要青史留下美名的。雖然這個錢糧不由他們出,但是名望最後還是要落在他們身上的。

於是,這君臣二人都關心起這樁事體來了。

“大將軍,此舉固然是為天下貧寒士子又開了一條出路,讓他們有機會為朝廷出力。可是,朝廷有那許多的官職差使安置這許多人嗎?”馬士英很婉轉的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相爺,你卻有所不知。若是照某家在閩粵和南中各地的做法,便是一個村子的村長、守望隊的隊長也是要官家任命的,這樣的好處便是政令通暢,不至於有中間流失,打折扣,搞變通的。”

馬士英是在現有的朝廷體製內考慮問題,他擔心的事是出現大量的冗員冗官,讓朝廷原本就不怎麼寬裕的財政更加捉襟見肘。進而影響北方的戰事,耽誤了大明的中興。雖然有李守漢這個金主願意提供餉源,可是,作為一個傳統的文人和官員,他卻不太願意讓李守漢通過這樣的手段一步步的擴大自己的影響,進而成為一個權臣。

但是,李守漢卻不這麼想。他的做法是有現成的經驗在的。官員不要說配屬到村一級,就算是配備到鄉鎮,那也是一個巨大的數字。而且,朝廷派出的官員到了鄉鎮一級,非但不會對財政造成壓力,反而會造成財政的增收。原因嘛,很簡單,那些原本包租、包稅的,不用繳納錢糧賦稅的鄉紳豪門,不能再通過操縱鄉鎮政局來偷逃稅賦了!

更有一點,日後這些官員有很大一部分是要被派到黃河以北、長江中遊的地區去任職。那裏,對於弘光朝廷來說,就屬於新區了。明清順西各方勢力彼此角逐拉鋸的地帶,這些官員的損失消耗還會少嗎?

但是,這麼腹黑的打算自然不能對朱由崧和馬士英君臣二人說,李守漢也隻能打個哈哈,將這個話題輕輕接過去。

“如今各地都在推行新政,到處都是要用人,某家每日裏都要接到無數的文書要派官吏去,隻會嫌人少,不會嫌人多!”

朝廷要開乙酉恩科的消息被各家報紙紛紛刊登在了頭版位置上。除了正常的科舉考試外,更增加了明算、明法兩個科舉考試科目。而且是冠冕堂皇的宣稱是複盛唐氣象,為天下讀書人開新路的舉動。更有讓人心動的是,這兩個科目的考試,是在八股文章之外的考試,雖然不被視為科甲正途,但是,條件卻也很優惠。比如說,人員出身不做限製。不管你是參加了八股考試感覺自己不太能考上的舉人,還是出身各種身份低微之人,比如說仆人、佃戶、伴當、吹鼓手、倡優皂隸等等,又或是各處衙門的吏員家庭出身之人,隻要你自己認為我在明算、明法兩個科目上有造詣,便可以來參加考試,以為朝廷效力,為大明中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並且,在考試期間,參加這兩個科目考試之人,可以享受朝廷的衣食津貼。一旦考上,最低便是朝廷的九品官員。雖然幹的都是所謂的風塵俗吏崗位,但是,卻是名正言順的朝廷官員了。

這一下,頓時讓弘光朝廷轄區內人心浮動!5389

404/15590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