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大腦需要發育到一定程度才會有記憶留存,很多人的人生記憶都是在5歲左右開始,張揚卻能清楚地記得歲時候的某個畫麵,那是自己在房子翻新前,在自家老屋的屋門口雀躍拍手的畫麵,母親這麼的時候不可能記住,也許是聽大人起過,但是聽了對於老屋的描述,卻真的不是臆想出來的。
不管是不真的那麼早記事,從最初有記憶開始,張揚是多災多難的,老屋翻新也有擔憂張揚健康的原因,父母感覺是不是老屋風水有問題,當然事實是,當時的房子是張揚爺爺傳下來給父親結婚住的,也已經到了需要考慮翻新重蓋了。
張揚在一歲的時候活潑可愛,又白又胖,母親把他放在個荊條編製的筐子裏,不哭不鬧的,大人在旁邊不耽誤幹手工活,母親那時候正好三姨犯了神經病,被狐狸大仙附體了,尋死覓活的不消停,沒辦法接過來換換環境,看到張揚居然不鬧了,張揚後來聽母親起,不禁疑惑,自己這麼不一般,難道這是命所歸,可以鎮壓一切妖魔鬼怪!看來自己這麼不要臉的自戀,都是從被母親培養的!
母親顯然更疼愛幺兒,打從封建社會起,農村父母沒有兒子傍身直不起腰,兩個女兒之後總算是兒女雙全,那時候已經開始提倡計劃,但還沒有強製執行,孩子多負擔大,父親想著是不是響應號召流了,結果被爺爺罵了一頓,看來父子果然是冥冥中生的敵人,張揚差點兒終結於萌芽。
初生的張揚顯然帶給了整個大家庭喜悅,張家四個兄弟和一個妹妹幾年裏連續生育9個女孩,總算是有了轉折變化,這也給張揚上學增加了諸多約束,那時候村學孩子多,為了整體考慮每個年級班裏學生數量均衡,經常會出現留級,最多的時候同班同學能有四個姐姐,這也造成了他一直要循規蹈矩,淘氣打架也沒有機會,互相監督著呢!
農村家庭的孩子不可能嬌慣,母親家裏家外幹活,照顧張揚也經常馬虎大意,有幾件事情母親會愧疚地提起,在一歲多的時候,剛學會走路的張揚跌跌撞撞地摔倒在屋門口的門欄石頭上,剛生的下牙磕破了下唇,牙齒穿透了嬌嫩的皮肉,留下了一個永久的疤痕,幸虧在下巴溝,不仔細看是看不出來的。兩歲的時候母親用父親工廠發的棉口罩改了個肚兜,穿了一段時間,張揚經常撓,每穿的時候都鬧,晚上脫下的時候都高興地拍肚皮,母親也沒注意,後來在廚房燒火,這樣爬著玩火,點著了易燃的紗布肚兜,母親趕緊脫下查看,才發現肚兜裏藏著很多虱子,都吃的圓滾滾的,母親頭皮發麻,趕緊把整個肚兜扔到了灶膛裏麵燒了。
據時候的趣事也不少,幾個月學著話,母親指著板凳,“板凳!”張揚跟著“阿門!”母親大聲糾正,“板凳!”張揚任然是“阿門!”的發音。母親指著土坷垃教,“坷垃!”張揚跟著“達意!”母親繼續糾正,“坷垃!”張揚任然是“達意!”的發音。張揚大了之後琢磨,“達意!”可能是“砸你!”土塊是可以拿來砸人的,那時候應該是想表達這個意思,至於“阿門!”和板凳的聯係,那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