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煮魚(1 / 1)

張道有些困難的拎著那個木桶,幸好豬血並不是水,已經凝固了,不會輕易潑灑出來。

回到寺廟,夫子已經升起柴火,正在煮著早上剩下的粥,也成為了房間唯一的光源。

至於案桌之上的那個油燈,似乎從來沒有用過。

“放著吧,今有你捉回來的魚,已經夠了。也不熱,這豬血應該也可以放幾。在月末之前把桶送回鄭屠夫家就行了。”夫子坐在火前,一邊移動著木柴,使裏麵空心,一邊淡淡的道。

張道將木桶放在了牆壁角落。

坐在了夫子旁邊,火上是一個瓷罐,清水煮魚。

也不對,還加了幾片張道不懂的樹葉。

夫子又從鹽石上刮了一些粉末下來,攪了攪魚湯,道:“這東西不能吃太多,對身體有害。”

張道轉過頭疑惑地看著夫子:“既然有害,為什麼我們還要吃呢?”

“總得有點鹹味吧,想要沒害,除非你有錢那個昂貴的白鹽。”夫子又拿起了一個木勺,咬了一點湯嚐了嚐。嚼了嚼嘴。

“我以後一定會賣得起白鹽的,然後讓夫子吃。”張道許諾道。

火光照在張道那略顯青澀的臉上,夫子不由失了神,然後笑了一笑。

“好啊,不過現在先吃這個了。”

這師徒二人的背影似一幅畫般。

夜深了,張道先行睡下,夫子一個人站在門前,真厚的影子拖得長長的。

夫子望著那皎潔的明月,不由得開懷大笑,但似乎想到後麵正在熟睡的的那一位又停下了笑聲。

“其實為師更喜歡吃甜的。”

朝陽升起,霞光鋪滿了空,不時還有幾隻鳥兒飛過,可村裏人根本沒有心情關注這個。

馬上就要到秋了,他們還要收割,隻想祈禱這不要下雨。

寺廟之中沒有了往日的讀書聲,因為秋日收割,村裏人實在忙不過來,孩童自然也被叫去幫忙了。張道也不例外。

至於夫子嗎,他曾有一次想要幫忙,但村裏人都:他是讀書人,怎能做此事。

村裏的大部分人都在那割麥,隻有孩童可不能讓他們幹這事兒,先不他們是否能耐得下性子,二是他們能否割得整齊還是個問題。

那群孩童可不能安心的坐著,隻好讓他們負責將割好的麥子鋪在場上,趁這幾日日光較好,早點將稻穀曬好。

張道將那略帶寬鬆的布衣手臂部分綁緊,不然光著手臂去抱稻穀就得癢好幾了。

水稻還未徹底的黃,上麵還有一絲青色,而且顆粒飽滿,如果後麵幾都不下雨的話,估計今年也能有個好收成。

這地方一開始還有幾個官兵來收糧,但後來因為路程的原因,一些官兵自然也不願跑來這裏受罪,而且也撈不到什麼利潤。

忙完一,張道疲倦地躺在寺廟的草席之上。

夫子拎了這個東西進來,又從寺院前挖了一點青菜。

張道也湊到那個東西旁邊,靠近才發現是兩塊豆腐。

夫子拎著一籃青菜進來,到:“今在街上,你杜大娘送給你的。”

“我?”張道瞬間抓到的關鍵詞。

夫子將菜籃子放下,拍了拍手。道:“莫非忘了,明日即是你的生辰!”

張道撓了撓頭,他還真忘了這件事。

其實這個生辰也不是真正張道的生辰,張道真正的生辰誰也不知道。

夫子就把他遇到張道那,定為張道的生辰,每年的今,雖然不是什麼盛大的宴席,但不管生活如何,都會加一些平日吃不到的菜。

至於夫子的生辰,張道曾經問過,但夫子卻他早就老了,過這東西也沒用了。

今日,張道又不由得好奇,問道:“夫子,你今年多少歲啊!”

夫子挑了挑木柴,那渾濁的雙眼閃過一絲光芒,但又馬上消失。平靜的道:“還差兩年就一個甲子。”

張道放下手中的筷子,又許諾道:“夫子,你60大歲,我一定會幫你過的。”

夫子望著張道,不由得有些失了神,似乎回憶起了什麼,臉上的神色也終於有了一些變化。。

但又很快恢複了平靜,平靜的道:“隨你!”

夜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