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前塵(1 / 2)

恒娘不知道腹中的胎兒每日動多少次才算伶俐,在她的印象裏,自從肚子裏的小家夥學會轉身,她每天晚上都睡得不安穩。

西津渡的穩婆說,越是動得勤快的孩子,就越讓娘親省力,因為生產時即便不使勁,小家夥也能蹦蹦跳跳地自己竄出來。

恒娘對運河上的穩婆從來都很信賴,畢竟,南來北往的客商和船夫都是她們接生的,甚至連他們的孩兒們也都經有穩婆那長滿老繭的手來到這個世上的。

所以,她堅信,這個鬧騰的小家夥,一定迫不及待地想看看運河的風光,看看娘親手上那杆長長的船篙。

然而,這個持續了九個多月的信念,卻在二月初八這天終結了。運河上突然掀起的巨浪,打破了恒娘一生的期許,也打碎了那個人來運河上迎娶恒娘的諾言。

和長江不同,運河的水從來都是平靜的。能掀起如此巨浪的理由隻有一個,那便是:官府開閘放水,讓吃水太深的皇家行船重新飄上水麵!

前一刻,恒娘還在船上縫補漁網,下一刻,她所在的船隻竟像被掀翻了一般,直直立在江麵上。

船艙裏的物件開始掉落,桌椅板凳隨著傾斜的甲板沒入水中,連掛在窗戶邊上的鬥笠竟也脫了釘扣徑直掉入水中。

普通人遇上這種情況早就站不穩了,更不用說身懷六甲的恒娘。她拚命地抓著周圍的物件,換來的是更加快速地墜落。

船越來越直,恒娘直覺“咻”的一聲,自己的腳便到了水麵。好在恒娘還算深識水性,入水前,她深吸一口氣,直到再次出水時,她這口氣依舊撐在胸口。

水並不算冷,恒娘卻明顯感覺到腹中的小家夥使勁竄動。

是啊,浪花拍打過來,恒娘都覺得吃不消,更不用說肚子裏那個還沒未過世麵的小東西。

孩子的蠕動讓恒娘意識到自己必須立刻離開水麵,但四處尋覓後,她發現:不遠處竟還有四五個人正在呼救著!

人頭隨著水浪的湧動起起伏伏,倒灌進喉嚨的水讓呼救聲時隱時現。

恒娘的心忽地顫了顫,但孩兒要緊,大家都是落難者,即便見死不救,又有何妨?

想到這兒,恒娘快速地蹬了蹬腿,朝著河岸遊了過去。

可在她出水的那一刻,一個男人的聲音卻讓她不由得回了頭。

“抱緊那棵樹!爹就來救你!”

恒娘喘著粗氣,眼神不由自主地朝著男子遊去的方向望去。

翻滾的水浪中,一個瘦小的男童正抱著水中的樹冠求生,眼看那樹杈便要被河水衝斷,男童的父親依然相距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