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已經習慣了趙丹的這種突然召見,這一次趙國諸多大臣們到來得相當的迅速。
當繆賢向這些大臣們介紹了如今的情況之後,大臣們的臉色也變得有些不太好看。
對於趙國的“圍秦救楚”戰略來說,最重要的當然就是秦國和楚國在這一戰之中要兩敗俱傷,輸的損失慘重,贏的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但由於秦國突然派出了這一支王陵所率領的、事先誰也沒有意想到的奇兵,如今戰場的情況很有可能就會被改變了。
要是整個戰役演變成秦國對楚國的一場大勝,那麼這絕對是趙國無法接受的。
趙丹臉色凝重的看著麵前的一眾趙國大臣,沉聲問道:“諸卿可有何計策?”
幾名趙國大臣對視了一眼,隨後相邦趙勝首先站了出來,開口道:“大王,以臣之見,不如即刻發兵攻秦!”
必須要說的是,任何人處在現在趙國領導層的立場上,都非常有可能第一時間作出攻秦的決定。
道理也很簡單,如果說楚國很快就要脆敗的話,那麼趙國就必須要立刻發兵以牽製秦國的兵力,好讓秦國不至於在擊敗楚國之後占領楚國太多的領土。
趙丹聽了趙勝的話,心中也有些意動,但是並沒有馬上開口。
畢竟在趙丹看來,如果這麼倉促的出擊,總感覺有些被動。
說實話,趙丹不太喜歡這種被秦國人牽著鼻子走的感覺,所以趙丹決定等待一下,看看其他的大臣們能不能有更好的主意。
出乎大家意料之外的是,第二個開口的趙豹卻對趙勝的說法表達了不同的意見。
“如今秦軍勢強,但是楚國軍隊也並非全無還手之力。以臣之見,如今雖然秦國優勢,但楚國也並非全無勝機,所以大王也不需要馬上出兵。”
趙勝一聽到趙豹的反駁之語,心中就有些不舒服,立刻就開口反駁道:“眼下秦軍馬上就要將楚軍的後路包抄,戰局已然十分危急,若是再不出兵,則待到楚國失敗之後,那便是良機失矣。”
兩人一時之間爭執不下。
趙丹搖了搖頭,看向了一旁的廉頗,對著廉頗說道:“大將軍,以汝之見,是否應該立刻出兵攻擊秦國河東地?”
相比起趙勝或者趙豹來說,在這件事情上趙丹更願意聽取的是廉頗的意見。
廉頗想了一下,隨後開口說道:“以臣之見,此刻正是出兵之時。”
趙丹有些好奇的看著廉頗說道:“這又是為何?”
廉頗大刀:“如今秦王稷派王齕率領二十萬大軍伐楚,又命王陵率領五萬奇兵沿江奇襲夷陵,以此推論,此刻秦國之中必定是兵力空虛,若此刻發兵攻秦,則大事可成也。”
廉頗的意思其實非常簡單,反正秦國趁現在已經被楚國戰場牢牢的捆住了,就是趙國現在立刻發動攻勢,秦國的大部隊也不可能在一時半刻回援,這其實確實是一個好機會。
趙丹明白廉頗的想法,不過還是沒有作出決定,而是繼續將目光轉向了其他兩個還沒有開過口的趙國重臣虞信和李伯,然後開口道:“不知兩位卿家對此有何見解?”
趙丹話音剛落,虞信就立刻開口了:“大王,以臣之見,這攻秦一事或不必急於一時。”
趙丹一聽虞信這話,頓時覺得今天這個會開的可真的是夠古怪的。
同為公族派的頭腦,趙勝力主立刻進攻,而趙豹則表示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