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曆一聽李牧這句話,就有些愣住了,忍不住開口問道:“將軍此言何意?”
李牧道:“將軍應當知道,吾事前已經派出了幾支騎兵部隊,前去救食於敵。”
許曆點頭。
救食於敵,說白了就是搶糧食。
李牧所部這人吃馬嚼的,每天的所耗費的糧食可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所以即便是在出發之間就已經嚴格的規劃了每個人的口糧,但是到了今天李牧所部的口糧基本上也已經所剩無幾了。
於是就得搶。
這種方法在戰國時代可以說是司空見慣,在孫子兵法等各類兵書之中也有提及,用來作為削弱敵人的一種辦法。
李牧繼續說道:“就在半個時辰之前,我們的一支騎兵發現並且伏擊了秦軍的一支運糧隊,搶到了三千石糧食和一些物資。”
“三千石!”許曆喜形於色。
雖然這數量並不算多,但是也很可觀了。
李牧道:“這支運糧隊之中有一名傳令兵,從這名傳令兵身上搜出來的情報來看,如今在邯鄲方麵的戰情十分的危急,如果我們不能夠早一些在這邊做出一些成績的話,那麼邯鄲方麵很有可能會支持不住。”
“什麼?”許曆一聽李牧這句話之後整個人就是一驚,然後就有些發愁:“可是吾等現在遠在關中,根本無法回援啊。”
李牧朝著許曆眨了眨眼睛,笑道:“許曆將軍,其實並不需要回援,吾等隻需要早日結束在關中處的戰鬥,那麼魏齊兩國便不足為患矣。”
許曆對著李牧催促道:“將軍若是有何計謀,便快快道來吧。”
李牧伸手指著麵前高大的櫟陽城城頭說道:“將軍,根據事先的情報,這座櫟陽城之中防禦設備完善,雖然守軍不多但都是精銳,如果要強行攻下這裏一定會浪費很多時間,因此攻城不如不攻。如今吾等麾下的這支騎兵,所擅長的乃是野戰,故此想辦法誘使秦軍出城野戰才是上策。”
許曆讚同的點了點頭,道:“可是這秦人看上去似乎並不願出城。”
李牧笑了笑,突然伸手一指麵前的某個方向,對著許曆說道:“將軍請看那裏。”
許曆轉頭一看,發現在李牧所指方向大約兩三裏之外,有一隊數百人正在緩緩朝著兩人所在的方向靠近。
許曆仔細的看了一下,發現這些人都穿著尋常百姓的衣服,立刻明白了這些人的身份。
他們應該是附近村落的秦國百姓。
而在這些秦國百姓背後,還有著幾十名趙國的騎兵在押送著他們。
許曆有些疑惑的看了李牧一眼,說道:“將軍莫非是想要以這些秦國的民眾作為人質?”
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麼許曆覺得李牧就真的是很傻很天真了。
李牧搖了搖頭,對著許曆說道:“將軍,請隨我來。”
李牧說完這句話之後一拉馬韁直接朝著麵前這幾百名秦國的民眾而去,許曆搖了搖頭,不知道李牧的葫蘆裏到底賣著什麼藥,也隻好撥馬跟了上去。
兩人很快的來到了這些秦國百姓的麵前。
這些秦國的百姓停下了腳步,用驚恐的眼神注視者李牧和許曆。
許曆打量了一下麵前這些秦國百姓,發現其中大部分都是婦孺老幼,成年男子的比例非常低,不到十分之一。
對於秦國這樣的一個常年窮兵黷武的國家來說,青壯年的大量死亡其實是必然的事情。
事實上不僅僅是秦國,整個天下諸侯大抵都是如此。
由於幾百年來不斷的爭霸戰亂,很多人都是在戰爭之中死去,能夠平安活到老然後在子孫的圍繞下安然離世的,可以用千裏挑一甚至萬裏挑一來形容。
李牧十分平靜的注視著麵前的這支秦國百姓隊伍,緩緩的開口說道:“可有亭長,裏長?”
無人應答。
李牧搖了搖頭,將手中的長劍拔了出來:“可有亭長、裏長?”
這一次,秦國的百姓們之中開始出現了騷動,不少人都將目光投向了一名白發蒼蒼的老者。
當李牧的眼神也看向這名老人的時候,這名老者心知避無可避,硬著頭皮站了出來,對著李牧說道:“吾便是亭長,不知官人有何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