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陽宮。
一輛馬車自遠處緩緩駛來,這輛馬車看上去既不算非常豪華也不是非常顯眼,但守城的秦國宮廷衛士們卻不敢怠慢,遠遠的就打開了側門,讓這輛馬車進入宮中。
這輛馬車之中坐著一名年近四旬的中年男子,頭戴高冠臉色嚴肅,整個人坐在那裏有種不怒自威的味道,正是剛剛當上秦國相邦沒有多久的呂不韋。
卻說此刻的呂不韋之所以如此的嚴肅,倒不是因為他故意裝模作樣,而是確實碰到了一件煩心事。
說起來,自從當上了相邦之後,呂不韋的煩心事就一直不少。
呂不韋上位之後,綱成君蔡澤顯然無法接受這個結果,一直在和呂不韋為難。
作為一名相邦,呂不韋自然也不會對蔡澤忍讓。
說起來蔡澤這個禦史大夫雖然和相邦同為三公,但是禦史大夫畢竟隻是相邦的副手罷了,世界上哪裏有正職忍讓副手的道理?
所以這幾個月以來,呂不韋和蔡澤在秦國朝堂之上那是明爭暗鬥不斷,大大小小的著實做過了好幾場。
呂不韋憑借著自己相邦總領百官同時又得太子信賴的優勢,自然是在各方麵都占據了上風。
但蔡澤也是毫不示弱,作為禦史大夫的蔡澤擁有監察百官之權,因此同樣也是狠狠的搞了呂不韋幾次,讓呂不韋的幾名親信落馬。
總的來說,呂不韋的確有優勢,但是目前看來優勢並不算大。
畢竟相較於呂不韋這個曾經“操持商賈之業”的外來客來說,蔡澤雖然同樣也是外來客,但畢竟多在秦國之中呆了幾年,人脈無疑是更廣的。
最重要的是呂不韋的心裏非常的清楚,太子雖然即將繼位,但是畢竟現在還是沒有繼位。
這就導致仍然有一些人有著某種不可告人的幻想,而這些人理所當然的都站在了呂不韋這個死硬太子黨的對麵,成為了蔡澤的暗中支持者。
這些對於呂不韋來說其實也並不算什麼,在呂不韋看來,如果能夠用這種政敵攻訐的方式把秦國搞成一團亂麻那是最好不過了。
反正隻要等到幾個月後太子一繼位,所有的魍魎魑魅自然就都煙消雲散。
到了那個時候,呂不韋也基本掌控了局麵,可以騰出手來收拾蔡澤一黨了。
隻需要再等幾個月就行了。
但偏偏就是這幾個月,呂不韋也得不到安生。
就在半個時辰之前,一份來自邯鄲的加急密信通過胡衣衛的秘密渠道傳到了呂不韋的手中。
上麵隻有短短的兩個字——“結盟”。
呂不韋何等聰明,立刻就明白了結盟的意思。
“想要讓秦趙結盟,好方便渡過這一次危機嗎?”呂不韋的心中暗自想道:“看來這位大王倒是和吾想到了一塊去呢。”
是的,這的確也是呂不韋自己的主意。
事實上這個主意早就在呂不韋的心中埋藏已久了。
在呂不韋看來,如果以秦國相邦的身份讓秦國滅國的話,其實自己是很難交待得過去的,至少在史書上來說就是一個很大的汙點。
呂不韋其實是一個非常看重名聲的人。
所以呂不韋打的其實是另外一個主意,那就是看看能否有朝一日讓秦王把自己派去趙國為官。
這種事情是有很多先例的,比如說當年的名相張儀在秦國失寵之後,就是被秦王派到了魏國作為相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