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提出這個意見,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因為如今魏趙雙方激戰的戰場,距離魏國都城陶邑也就那麼幾十近百裏的路程,魏軍一旦後撤,就肯定會撤入陶邑之中。
這也是為什麼之前魏王圉打算遷都的原因,實在是太近了一點。
在段幹子看來,撤入陶邑有一個最大的好處,那就是相比於在現在這個平原戰場之上,魏軍能夠多一個陶邑的高大城牆作為防線。
有了這個城防的幫助,魏軍想要抵擋趙軍攻擊就容易多了。
反正趙國當年不也是打過一次邯鄲包圍戰嘛,在段幹子看來,魏國現在來一次陶邑保衛戰那也是毫無問題的。
現在四國伐趙,在四個戰場隻有魏國一個是劣勢的,但這其實不要緊。
魏國反正啥也不用做,隻要等到其他三個盟友國家在其他戰場打敗趙國的老弱病殘,然後龐煖率領的趙國主力就必須要撤軍了。
到那個時候,魏國再來一個銜尾追擊,豈不是美滋滋?
當然了,對於這種影響重大的方案,段幹子也不是一拍腦袋就作出判斷了。
段幹子不但征求了前線大將的意見,還召集了一些陶邑之中的魏國大臣一起商討,最終才確定這個方案是對魏國最有利的。
即便如此,段幹子也並沒有馬上就提出來,因為段幹子對於魏王圉還是很了解的,知道自家這位愛麵子的國君未必會喜歡這種敗退的方案。
好聽點說是撤退,其實就是敗退嘛。
所以直到現在戰局確實已經非常緊張了,不得不提這件事情了,段幹子這才向魏王圉提出此事,就是希望能夠用這種緊張的局麵來打動魏王圉。
然而段幹子並沒有想到的是,他的意見竟然一提出來就遭到了拒絕。
“不可。”魏王圉十分堅決的搖了搖頭,道:“段卿,此事萬萬不可!”
段幹子一聽就有些急了,忙道:“可是大王,若是沒有城防的話,恐怕我軍將士難以抵擋趙軍的攻擊啊!”
魏王圉重重的哼了一聲,道:“陶邑乃是寡人的首都,若是陶邑被圍,寡人顏麵何存?此事萬萬不可再提!”
魏王圉的心中其實也有自己的考慮,要知道當年魏王圉就是困守大梁城然後被李牧一場大水給淹了,還當了趙國人的俘虜。
雖然說當時趙國人對於魏王圉是非常禮遇的,並且隨著趙魏議和之後魏王圉也很快就給釋放了。
但是以一國國君之尊而當了敵人階下囚這種事情,可是說是不折不扣的奇恥大辱了。
這種恥辱無比的感覺魏王圉可以說是記憶猶新,是絕對不可能再想要經曆第二次了。
可一旦陶邑被圍的話,這事情還真就有可能發生第二次!
這怎麼行?
所以魏王圉擺了擺手,打斷了段幹子的話,道:“好了,城中不是還有五萬守軍嗎,再派給前線三萬人!這樣的話總可以守下來了吧?汝且告訴前線將士,隻要再堅守一個月的時間,趙國人就必敗無疑!好了,寡人累了,先去休息了!”
魏王圉說完這番話之後直接拂袖而去,隻留下在原地目瞪口呆、一臉無奈的段幹子。
https://8./book/32088/23869225.html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