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之後,趙國龍台正殿之中再一次的召開了會議。
這一次,從各地彙集過來的八百裏加急軍情,終於讓趙國的君臣們對於現在的形勢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
趙丹坐在大殿之中,對於自己麵前的廉頗說道:“武信君,還請汝說一下剛剛收到的軍情吧。”
廉頗手中拿著指揮棒,麵色十分嚴肅的站在了大殿旁邊掛著的那幅巨型地圖之上,先朝著趙丹點了點頭,然後才對著大殿之中的幾名趙國重臣開口說道:“首先說秦國吧,秦王楚派遣王齕為主將,率軍十五萬人自關中陰晉城之中出發,如今正在進攻函穀關,看上去顯然是要攻破函穀關,然後東出中原。”
大殿之中的眾人一聽到廉頗的這番話頓時就有些愣住了,鄭朱忍不住開口說道:“秦國人難道不是進攻河東郡嗎?”
畢竟在過去的幾次戰爭之中,秦國進攻河東郡幾乎已經屬於定式了。
廉頗臉色十分凝重的搖了搖頭,說道:“並沒有。根據秦國主力的行軍路線和攻擊方向來看,秦軍絕對是想要通過打通函穀關而衝出中原,在中原地區尋求決戰。”
在場的趙國君臣們臉色開始變得有些嚴肅起來,從現在的情況來說,對於趙國最有威脅的一個國家其實還真的就得數秦國。
如果能夠利用河東郡、甚至再加上一個上黨郡作為緩衝來拖住秦國的話,也並不是一個太差的主意,事實上在過去的幾次戰爭之中趙國一直都就是這麼做的。
但是現在秦國人擺明了就不在河東郡跟趙國人玩了,直接就是要出中原來和趙國決戰,這就讓趙國的君臣們不由得感覺到有些壓力了。
李伯忍不住說道:“秦軍如此傾巢而出,難道他們的關中老巢就不要了嗎?別忘了,李牧將軍的邊騎軍團還在呢,而且河東郡和晉陽的郡兵也足夠在秦國人東出之後切斷崤函通道了吧?”
在場的諸人紛紛看向廉頗,希望能夠得到廉頗的解答。
廉頗沉聲道:“從現在的情況來看,秦軍應該是打算先在決戰之中打敗我國,然後再解決其他的事情。”
很顯然,秦國人這是選擇了一個非常冒險的打法,什麼老巢後路統統不要了,直接就是要先幹翻趙國。
廉頗又補充道:“當然了,秦國人也並不是全然不顧關中了,鹹陽城之中還有五萬秦軍主力,而且秦王已經下達了全民召集令,準備應對來自我軍河東以及河套方向的進攻。”
趙丹沉默了一會之後,開口說道:“函穀關能夠守住嗎?”
廉頗緩緩的搖了搖頭道:“若是單單是一個秦國,那麼或許憑借著河東郡和晉陽兩郡的郡兵支援還能守上一守。可是現在由於韓國並不站在我們這一邊,一旦調集軍隊南下支援函穀關的話,很有可能會被秦國和韓國兩個國家前後夾擊,反而不妥。”
趙丹眉頭皺了起來,道:“這麼說來的話,函穀關是守不住了。”
廉頗語氣沉重的說道:“回大王,的確是如此。”
趙丹搖了搖頭,說道:“那再繼續說說別的國家吧。”
廉頗繼續開口說道:“接下來是韓國。韓國如今已經在都城新鄭調集了重兵,初步估計應該在十五萬左右。但是韓國軍隊並沒有任何出動的跡象,可能是害怕被我軍單獨擊破。根據猜測,韓國人很有可能在等待著關中的秦軍主力攻破函穀關,然後東出和他們會合。”
這番話一說出來,大殿之中的氣氛頓時又變得更加緊張了一些。
之前的幾次戰爭來看,各個擊破對於趙國來說是最方便,也是最靠譜的選擇。
畢竟現在的趙國有著廣袤的領土可以用來作為戰略縱深來拖延其他國家的攻勢,就算暫時被其他國家占領一些土地,隻要戰爭勝利之後,這些土地也照樣能夠全數回到趙國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