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三章 對峙(第一更)(2 / 2)

而在趙國東北戰場上,十二萬燕軍勢如破竹一路南下,用極快的攻克了包括武遂、中人等城池,占領了趙國在唐河以北的所有土地,並且進一步渡過唐河包圍了趙國北方重鎮孤城。

對於這一點,趙丹倒不是非常擔心,畢竟這是事先就可以預料到的事情。

而且在顧城之中也是有著劇辛所率領的五萬趙國軍隊在進行防守,燕國人雖然把顧城給包圍住了,但是趙丹認為以劇辛的能力,至少守住顧城幾個月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齊國無法西進,燕國南下受阻,睢陽城外一片風平浪靜,整個戰爭似乎已經完全陷入了僵局之中。

在趙國睢陽大營裏,針對如何解決這個僵局產生了一番十分激烈的爭吵。

一部分趙國將軍認為,現在應該趁著齊國人還沒有前來會合的時候就主動出擊,和麵前的四國聯軍真刀真槍的打上一場,隻要能夠擊敗睢陽城外的四國聯軍,那麼勝利就是趙國的囊中之物了。

但是也有另外一些趙國將軍對這種看法表示了堅決的反對。

這些反對者們認為不管怎麼說,趙國現在的兵力和戰鬥力無論是在任何一處戰場上都處於劣勢,而睢陽城又是重中之重,一旦出擊被擊敗的話,那麼趙國就完全沒有任何翻身的餘地了。

所以反對者們覺得,趙國現在隻需要將現在的局麵和維持下去,不讓六國聯軍取得任何進展就行了。

隻要能夠再堅守幾個月的時間,等到冬天來臨的時候,六國聯軍肯定承受不住,就會自行退兵了。

這兩種意見在趙國的大營乃至於趙國的高層之中都有各自的支持者,兩派不停的爭吵讓趙丹這個大王也是非常的頭大。

依照慣例,最後還是來問趙丹的意見。

但是這一次,趙丹在思考良久之後,並沒有給出任何意見,隻是說道:“武信君才是這一次大軍出征的主將,任何一件和戰爭有關的事情都應該以武信君的命令為最終結果。”

趙丹這一次王駕親征,並不代表著他就要上陣指揮了。恰恰相反,趙丹知道自己雖然是個穿越者,但是對於指揮作戰這樣的事情根本就是一無所知。

趙丹這次其實就是來當一個吉祥物鼓勵一下士氣,打仗這個事情還得讓廉頗這種專業的人來做,畢竟論到打仗的專業程度,現在的趙國之中除了李牧之外,絕對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和廉頗掰手腕了。

至於廉頗也吃過敗仗這件事情,趙丹覺得並不是一件壞事。

贏得越多就越容易驕傲自滿,在經曆過一次失敗之後,廉頗想必肯定會吸取教訓憋著一股氣重新證明自己,這樣的廉頗比起之前那個連戰連捷將天下所有人都不放在眼裏的廉頗要更加的可怕。

廉頗之所以一開始不開口,就是害怕自己的意見和趙丹這個大王的意見衝突,既然趙丹這個大王已經確定了將指揮權徹底的交給廉頗,那麼廉頗自然也就不再客氣,直接作出了決定——守住陣地,暫時避戰。

廉頗認為,如今睢陽城外的四國聯軍剛剛會師不久,處於一個士氣正盛的時間段,從氣勢上來說聯軍肯定是要勝過趙國的,畢竟四打一嘛。

但是隻要時間慢慢的拖下去,六國聯軍方麵的銳氣就會慢慢的減少,而原先心中壓力山大的趙國士兵則會發現對麵的敵人看起來多,但實際上根本拿自己無可奈何,這時候趙國士兵的時期自然也就慢慢的起來了。

如此一來雙方之間的士氣此消彼長,趙國獲勝的希望自然大增。

對於廉頗的這個判斷,趙丹表示了無條件的支持。

其實說實話,趙丹的想法和廉頗是一模一樣的,那就是這個時候確實應該避戰。

但是趙丹的出發點和理由又和廉頗完全不同,廉頗是從士氣方麵去考慮,而趙丹的理由則純粹是因為一個人,那個此時此刻還遠在千裏之外,不知道有沒有進入秦國境內的趙國北方經略使李牧。

趙丹在等待著李牧能夠在關中,在秦國人的腹地搞出一些驚天動地的大事情,而且趙丹對李牧非常的有信心。

https://8./book/32088/24247468.html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