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首都,臨淄。
這座城市看上去一如既往的繁華,人們熱熱鬧鬧的在臨淄城的街頭穿行著,即便是遠在大街之上也可以聽到市場那邊傳來的叫賣之聲,洶湧的人潮更是證明了臨淄的人氣比起過去的幾年來說不但沒有任何的損失,反而還增加了不少。
這其實也是可以預想到的事情,畢竟在過去的幾年之中,戰火其實是很少燒到這座城池之中的,所以臨淄的人氣增加也就是必然之事。
即便是所謂的大爭之世,但是人們的趨利避害心理依舊是一種本能。
除了極少部分的戰爭狂人,沒有任何人喜歡戰爭,更沒有任何人會喜歡居住在一個戰爭頻仍的地方。
即便是以軍功爵製度而聞名天下的秦國和趙國,那也隻不過是因為平民們除了參與到戰爭之外別無出路罷了。
男人都是有責任感的,當必須要通過拚命來保證自己的後代擁有生存機會的時候,即便是不想拚也不行了。
畢竟在上古的蠻荒時代,人們就是這麼用一條條人命和野獸搏鬥,然後才慢慢的生存繁衍至今。
隻不過到了現在,這種搏命的對象從野獸變成了人類自己罷了。
“吾討厭戰爭!”後勝坐在馬車之上,注視著麵前這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默默的想道。
說實話,後勝其實並不反對戰爭,但是問題在於這幾年來,齊國的對外戰爭就沒有贏過!
雖然說這些戰爭的決定者都是齊國的大王齊王建,但是毫無疑問,人們在指責的時候是一般都不會指責自家大王的。
誰吃飽了撐的要去得罪自家國君啊,萬一哪天國君發怒了給自己穿小鞋怎麼辦?
所以理所當然的,國君之下的第一人、齊國相邦後勝就成為了大家的指責對象。
已經不止一次有人當眾指責後勝在過去的幾年之中誤導了齊王建,讓齊王建做出了一次又一次的錯誤決定,從而導致齊國在過去的幾年之中屢次參與到戰爭裏,卻又往往得不到什麼好處。
這種指責其實一開始並沒有被後勝放在心上,甚至就連指責的那個人也沒有太當回事,畢竟後勝受寵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但隨著時間的慢慢過去,隨著趙國的一步步強大,這種指責的聲音開始變的越發的迫切和強烈起來。
沒有任何一個人是傻子,當看到魏國、燕國和韓國先後滅亡之後,所有人都能夠清楚的感覺到,戰爭的陰影已經隨時都可能籠罩在齊國上空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後勝就非常的狼狽了,來自方方麵麵的口水幾乎要把他給淹沒了。
這一天,後勝的府上迎來了一個十分特殊的客人。
一個來自趙國的客人。
“後卿,許久不見哪。”鄭朱坐在後勝的麵前,十分熱情的對著後勝打著招呼,就好像這座書房的主人並不是後勝,而是他鄭朱自己一樣。
後勝看上去顯然就沒有鄭朱這麼高興了,他十分冷淡的看著麵前的這位趙國大行,緩緩的說道:“不知鄭卿這一次前來,究竟所為何事?”
到了這個時候,後勝多少也已經回過神來,知道上一次的戰爭之中其實趙國人給自己挖了一個坑。
如果當時的齊國能夠選擇果斷出兵的話,雖然也不一定就能夠取得勝利,但那卻是一個對於齊國乃至是其他三國來說最佳的出兵時機點。
隻要在那個時候齊國選擇了出兵,就有希望能夠對趙國造成最大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