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酒席宴後但驚魂。(1 / 3)

時近中午,酒闌人散之時,月霞他們的車,才姍姍而來。

才月華一肚子氣,怨他們做事不懂得緊要。可一見麵,睹其風塵樸樸之狀。便把一肚子的話又給憋回去了。

吳家的親朋好友,齊聚車前。當白發如銀的大伯走下車來時,最激動的到不是堂叔吳利君和嬸子李芳,而是吳家的族長吳百祥。他伸出那布滿丘壑的手,緊緊的拉住大伯。昏黃的眼睛死死地盯著大伯,嘴唇兒不住的打顫,話卻一句都不出來,老淚在眼角裏打著轉兒,閃出了晶瑩的光芒。大伯雖然也很激動,但卻不亂分寸。他用自己的兩個手挽住吳百祥的胳膊。 深情的問候道:

“老叔叔,好幾年不見了,你現在身體好嗎?”

吳百祥望著這個老侄子,不住的點頭。

“ 唉,老侄子我還活著。你這不常來呀,不定哪就見不到我了。”

話如此悲切,大家不免對景神傷,這種境況,有悖於結婚的喜慶氣氛。其他人馬上用互致寒暄的方式,掩蓋住了,這一刹那的悲情。

一家子人團聚在一起,熱熱鬧鬧的,聊起了家常。大姐月綺,弟弟月秋,妹妹月霞,還有利軍叔,李芳嬸子,惠賢表姑,堂姑吳利娜,等好多親戚,你一言我一語,拉家常,離情。有的哭,有的笑。有的拍手,有的跺腳。場麵甚是熱烈難忘。月華置身在其中,氤氳著家族的溫暖和力量。她不時的為親朋們介紹著,自己的妹妹和堂姐堂弟。也為自己的兄弟姐妹介紹族中那些不認識的人。月華左右逢源,像一隻快樂的搭鵲橋的燕子一樣。

時間不長,為他們留下的兩桌酒席就擺上來。利軍叔又安排了幾個族中的年輕人專門兒來陪大伯和月秋,百祥爺爺由於瑣事在身,未能入席。月華則和姐姐妹妹,同族中的一些女眷又做了一席。親友們團坐一起,推杯換盞,你敬我,我敬你。一會兒新娘來,一會兒新郎來,一會兒立軍叔來,一會兒李芳嬸子來。那桌子上的菜吃的不多,酒很快就下去了一瓶。有幾個族中的年輕人,愛吃酒鬧事的,這可來了勁兒,恨不得把人家客人灌死才校一個勁兒的催促著,表弟月秋喝酒。弟弟月秋本來不勝酒力,幾杯酒下肚以後,便漲紅了臉。時間不長,話舌頭也開始打卷兒。好在來的時候,妹妹月霞開著車,月秋坐車多喝點也無妨大礙。即便如此,月華也怕把他喝壞了,趕緊止住大家:

“兄弟們,別灌他了!我們感謝大家的熱情,參加這場婚禮,多虧了大家對我們的熱情照顧。隻可惜我這個弟弟不是喝酒的人。”

月華出去的話還是很管作用,人們都知道她是一個大公司的總經理,以後難免有求她的時候,顧及到月華的麵子,幾個人再不好意思,讓月秋多喝了。不一會兒,新郎又帶著新娘子來敬酒,這就沒辦法了,就算是不能整杯整杯的喝,也得用嘴抿一抿才能交代下去。新郎新娘剛走,利軍叔和嬸子又來敬酒,更又非喝不可。

中國饒酒文化源遠流長,自古以來,不上酒桌解決不了問題;不敬煙相見便是失禮。其實,這酒宴之上,敘敘闊別之情,談談對未來的憧憬,分享一下自己的見聞,還是有意義的。若一味的以酒為媒介,謊稱感情深一口悶,那這席麵兒還有什麼意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