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弘景點了點頭道:“那木頭之前就莫名奇妙地出現在我們身邊,他現在,應該仍在附近。”
陶弘景拾起捕快們丟在地上的火把,四下望去,仍是不見黑木的影子。
“唉,天色已經這麼暗了,這附近又是灌草叢生,找塊破木頭不知得找到什麼時候,到底是誰總是栽贓給我們?”蕭練望著周圍漆黑的夜色和密密麻麻的雜草,又氣又惱。
“不用找了,我知道它為什麼跟著我們了。”陶弘景從懷中取出玉簫,仍舊是如先前入山時一般,緩緩吹奏起來。
蕭練知道陶弘景自有打算,故也不去多問,隻是俯身傾耳,細細聽去。
入山時的曲子他未曾聽過,不過這首倒是知道的,乃是晉時左思所作之《招隱》,左思見天下渾濁,便意圖歸隱山林,遂作《招隱詩》兩首,《招隱曲》一隻,申明己誌。招隱招隱,非是招隱士出世,而是表示願與隱士一同歸山。
“小道士他為何突然奏起《招隱》來了?”蕭練疑惑不解。
誰知陶弘景一曲尚未終罷,竟然陡生異事!
那個遍尋不見的黑木竟然出現了!而且就在半空中平放著,正對著陶弘景!
“何不以真身示人?….你這個樣子我可沒法和你切磋音藝呐。”陶弘景放下了玉簫。
“我還以為世上再無我的知音人了。”
聲音是從那塊漂浮著的黑木後麵傳出來的。蕭練瞪大了眼睛,隻見黑木後麵慢慢浮現起一個人形的輪廓,蕭聲越來越清晰,那道輪廓也變得越來越真切。到了最後,身形麵貌、四肢五官,已是清晰可見。
是個清雅俊秀的翩翩公子,他手裏正捧著那塊黑木,就像在撫著一隻古琴。他兩眼注視著陶弘景,雙目之中似有無數牽掛、感動和依戀的情緒夾雜其中。
“難道,他是….?”蕭練回望了一眼陶弘景,陶弘景隻是淡淡地拋出四個字:“是妖,琴妖”
蕭練再向那隻妖怪問道:“你是誰?你和陶弘景以前認識?”
“原來知音人的名字叫陶弘景…”妖怪公子自顧自地說道,仍是望直直地著陶弘景,根本不去理會蕭練的問詢。
蕭練見此妖將其完全忽視,不由得有些惱怒,厲聲喝到:“哪裏來的妖怪!再不報上名來,我們現在就收了你!”
“別衝動....”陶弘景伸手攔住了蕭練,又對那名妖怪施了一禮:“我在入山時曾聽到一陣動人無比的琴聲,想來操琴之人,就是閣下吧。”
妖怪站在遠處,愣了好久,等到開口說話時,已是熱淚盈眶:“我等了八百年....以為自己就要埋沒於世了,終於...終於等到了….”
那名妖怪手拭熱淚,慌慌張奔走過來,對著陶弘景再三叩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