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高山流水(九)(2 / 2)

“這是怎麼回事…小道士這魅力也太大了吧?”蕭練不由得愣住了,他湊近陶弘景耳邊,低聲問道:“這琴妖是怎麼了?會不會有詐?”

陶弘景還未開口,妖怪便已開口了:“請這位公子放心,在下對知音人絕無惡意。”

陶弘景看了著眼前此人,又看了一眼看他懷中的黑木,心中已經猜到了這塊黑木便是那妖怪的本體。

“方才眼前所見,著實有些驚悚駭人,不知閣下能夠替我二人解釋一番。”陶弘景指了指周圍的一圈屍體、淡淡地問道。

妖怪緩緩站起,看了看周圍遍布的屍體,眼神驟然之間便變得冰冷無情:“沒錯,都是我殺的。這些無識無用之人,活著與死了無甚分別。”

琴妖說完之後,又把目光從死屍轉移到陶弘景身上,就在這一瞬間,他眼中的目光便又恢複了先前的仰慕與依戀:“知音人,你可知這山為什麼叫俞山嗎?”

“為何?”

“此是因琴師俞伯牙而得名。”

陶弘景和蕭練當然知道俞伯牙的大名,俞伯牙乃是春秋時楚國的一名琴師,彈琴作曲,無人能及,被世人尊為琴仙。曾與鍾子期因琴聲而結為至交,鍾子期死,伯牙摔琴斷弦。更是給後人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話。

一想到這裏,陶弘景心中便已猜到了十之八九。

“想必知音人已經猜到了,俞伯牙是我的主人。”妖怪提到故主,眼神之中忽而哀怨起來。

蕭練抽出寶劍反複打量,喃喃自語道:“真是見了鬼了…一隻琴也能修煉成妖,你說我這劍以後會不會也變成一隻妖怪?”

妖怪見蕭練語出不遜,遂出言還擊:“我本是昆侖山上瑤池岸邊的一株神木,後被伏羲大神從樹上截取下來,浸七十二日,按七十二候之數;而後才雕琢成形。我一生下來便蘊集日月之靈氣,天地之精秀。你那隻劍不過是凡火淬煉的俗物,怎能與我相提並論?”

蕭練哪裏受到過這樣的侮辱,他臉色鐵青,氣得登時便要與琴妖決鬥。但腦海中又時不時想起剛才那些人恐怖的死狀,心中涼意頓生,這才把怒火壓了下去。

陶弘景笑了笑:“閣下氣態非凡,一望便知是造化神秀,自然是尋常凡物可比。”

蕭練見陶弘景都來幫著別人來貶損自己,心中更是氣惱不已,一時之間卻又想不到該如何還擊,隻能站在原地對著陶弘景怒目而視。

“非同凡物又能如何呢?我這八百年來,隻能抱著這具殘破的身軀,在這深山之中獨自奏鳴,無人聽問。”琴妖抱著自己懷中那句已經黯淡下去的神木,深色淒涼,像一個可憐的母親,懷抱著自己剛剛夭折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