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塵歸塵、土歸土(六)(1 / 2)

停屍房中寒氣森然,空空蕩蕩,挽聯、靈柩….什麼東西都沒有,隻有一片孤零零的白布裹在三師兄的屍身之上。

風靈子最先開始失控,眼角不知不覺便紅了。雷鳴子則是握緊了拳頭,雷電不知不覺纏繞在他周身。

隻有陶弘景,揭開了白布,直視著三師兄的亡體,他隻是呆立了許久,臉上不悲也不戚:“二師兄、小師姐,不必再沉湎於傷感之中了,還是早點為三師兄送葬吧。”

“自從大師兄消失之後,教門之中就隻有我一個弟子,一百年後,三師弟拜入師門。師父經常閉關,整個山中,很長一段時間便隻有我和他兩人…我們一同打坐、一同修法,幾百年來都是這樣過的,怎麼如今?….你別說了,我還想再看看他。”

小師姐也說道:“小師弟,就讓二師兄再陪陪三師兄吧….”

“如今三師兄不在了,二師兄你應當為他感到高興才是。”陶弘景的語氣有些涼,隻是不知是悲涼的涼,還是涼薄的涼。

“弘景,你這話是什麼意思?”風靈子有些生氣,雖然陶弘景拜師較晚,與三師兄的相處的時日不長,隻有不到三年;可她還是沒有想到陶弘景竟會說出如此叫人寒心之話來。

“三師兄本是一隻田鼠,因機緣巧合咬下了師父的一塊肉,故而沾上了師父的一點靈根,才能夠化為人形。他的靈魂不是消散了,而是複歸到了師父身上。至於這具皮囊,他現在正安穩地寢於天地之間,無刀兵之痛,無寒暑之苦,而我們卻為之感到傷悲,此不知命也,豈不可笑至極?”

雷鳴子和風靈子一時之間沉默了。

隔了許久,雷鳴子才說道:“其實似這般話語師父以前也曾對我們說過,尤其是下山前更是把你三師兄、小師姐還有我叫入側殿、再三叮囑。他叫我們不要於生有戀、於死有懷,生離死別、愛恨情仇,都隻是過眼雲煙,聖人秉天地之德,無情無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可惜啊...可惜....”

雷鳴歎了一聲:“可惜我們三人都把心思都花在了練功修法之上,對於大道的修行,始終未能參破。而弘景你,小小年紀就已經將世俗的離合悲歡看得通透.....”

“那不知師兄師姐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師父在下山之前會再三叮囑我們不要計較生死呢?”

雷鳴子和風靈子一時之間難以回應。

陶弘景繼續說道:“以師父的通天之能,他或許早就預見了,我們此次下山,乃是有去無回,有死無生。”

眾人同時一驚。

許久之後,雷鳴子才呢喃自語道:“若真是如此,那這便該是我們的命中之劫吧!”

陶弘景望著三師兄的遺體,淡然說道:“既然是劫,那渡劫過後會是什麼?”

“你是說.....屍解成仙?”雷鳴子和風靈子聽陶弘景如此一說,臉上頓時便露出了一絲欣喜之色。

所謂屍解成仙,乃是登仙的三大道之一。

登仙之下道,謂之屍解成仙。乃是指修道者死後舍棄遺體,飛升成仙。絕大多數仙人都是通過屍解得方式得以成仙的。

登仙之中道,謂之肉身成聖。乃是指修道者活著之時,便由凡人肉身而晉升為仙,肉身成聖的仙人在整個仙界都是鳳毛麟角的存在。

登仙之上道,謂之道成仙身。乃是由包裹宇宙的“道”化為仙身,是至高無上的登仙途徑,曆數前後古今、三界六道,由道體化為仙體的隻有三清而已,三清乃是由“大道”衍生而出的三位至高神明。成仙對於眾生來說,是一次躍升,但對於三清來說,卻是一次降格,因為“大道”是一種遠遠超越神仙的生命形式。

仙人僅僅是與天同壽罷了,而“大道”卻是萬物本源,是一切“有”和一切“無”的根基。

聽到二師兄說“屍解成仙”,陶弘景也跟著笑道:“不錯,正是屍解成仙,三師兄修為高深,死後定會飛升成仙。所以你們就不用為三師兄傷心難過了,應該高興才是,此時他說不定就在天上笑話我們呢。”

風靈子聽了陶弘景這番話也不由得破涕為笑,她拉著二師兄的手臂,甜蜜蜜地笑道:“那這樣的話,我們便是死也沒什麼好怕的了,反正到時候還能在仙界重逢。”

“小師姐你可得想好了,天庭可不準談戀愛喲!哈哈哈哈.....”陶弘景望著麵色發窘的小師姐,大笑不止。

沒人知道,在他爽朗的笑聲背後,隱藏著的卻是另一番心緒:“唉,天命這種事,又豈是我能窺見的呢?也許....也許三師兄他死了就真的死了吧,遁入六道輪回,魂魄灰飛煙滅....不過萬物皆是本是無中有,今複歸如初,生亦何哀,死亦何苦?”

不知不覺間,黃塵子的屍體已被陶弘景三人給抬了出去,蕭道成急急率眾趕來:“我已命人布置好靈堂,香爐、貢品、蠟台和長明燈一應具全,就等著諸位道長擇址選墳,不日便可令黃塵子道長入土為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