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炷香的時間過後,張庭雲才重回到故地,回到了這龍虎山的道教叢林之中。
二十八年來,張庭雲每日每夜都在這裏修行,這裏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他都無比熟悉。
可眼前所見,竟讓他有些陌生了。
這哪裏還是昔日那個破敗的上清宮,分明便是一座堪比王侯府宅的豪華大院。
原先的上清宮不過隻是一個三五進的庭院,乃是祖天師於三百多年前修建的,因年代久遠且教中日益資費緊張,年久失修,變得凋敝不堪。
可誰曾想這短短數月不回宮中,上清宮竟已變得如此氣派,聯額壁繪、金碑丹井…..各種飾物和擺件,一應俱全。
張庭雲圍繞著上清宮的院牆,走了許久,竟都無法將其遍覽一番。
這新建的上清宮,比之原來的規模,隻怕是要大上數十上百倍不止。
張庭雲向左右望去,見附近有一名文士打扮的官吏,看樣子像是這群工匠們的監工,張庭雲便走上前向其急問道:“這位長官,這新修的上清宮....有多大?”
話一說完,張庭雲忽而便覺有些好笑,明明他是這裏的主人,卻不知自己的宮殿大小幾何,還得向別人問了才知。
那監工見張庭雲年紀輕輕便儀態非凡,想起蕭道成的訓話來,知道眼前此人便是這上清宮的教主,當即便恭恭敬敬地答道:“回張天師,這上清殿連帶周圍道場、道院加起來的共三千六百畝,正合天罡三十六數。”
“三千六百畝?”張庭雲一聽了這數,心中竟自嚇了一跳,要知道之前的上清宮最多不過四五十十畝,這一下竟然擴張了近百倍!蕭道成說要送他一份厚禮,看來,果真是沒有食言。
“這….這三千六百畝?...怎…怎麼會如此之大?”張庭雲雖為道門的一代宗師,可在這興修土木這方麵到底是缺了幾分見識,他平生從未見過、聽過何方道觀占地千畝以上,眼下聽得這上清宮將要擴張至三千六百畝的占地麵積,到時候這上清宮隻怕是要成為天下第一大觀了。
“是的,三千六百畝,竣工之後,上清宮內外共有六殿八閣、五樓九館,十八座道觀、十一間道庵,以及三片用於修煉的道場。”
“規模竟如此宏偉....”張庭雲心中大喜不已,可麵上仍然隻是推辭道,“煩請這位長官和蕭將軍說聲,我們正一教上上下下不過幾百人而已,這新建的上清宮對敝教來說,實在是太大了點,就不勞蕭將軍如此耗費人力物力了。”
“不、不、不,張天師,蕭將軍說了,龍虎山是靈秀寶地,正一教是玄門正宗,自然應當有氣派的宮殿來與之相配。正一教雖然眼下門徒不旺,但有張天師這樣的賢能大德者執掌教鞭,要不了多久,正一教定能揚名天下,到時候舉國信徒,還不是紛紛上山來拜師?”
張庭雲心中正是如此作想,聽他如此說來,倒也來不及謙虛,隻是連連告謝。
那人看了張庭雲的表情,知道他正心中歡喜,便又遵照蕭道成的指示,在此時補上一句:“到時候龍虎山將不僅是正一教的首府,更是天下道門之都。張天師,你的眼光也當放得長遠一些了。”
“天下道門之都!”張庭雲聞言,心中又是一陣大喜,他當然明白這句話中的份量,蕭道成是要推舉他為天下道門領袖,使正一教成為天下各門各派的至尊。
此時的張庭雲還沉浸於狂喜之中,還來不及細細思量這句話中的萬般凶險,拜謝完畢之後便領著白雲子和玄陽子往上清殿內的天師府走去。
天師府乃是正一教曆代教主的住所,隻是原先的天師府早就因為年久失修而變得破敗不堪,到處都是斷壁殘垣,可眼下就大為不同了,一座嶄新宏偉的宮殿拔地而起,臨溪聳立,麵闊五間,高達五丈,中門正上方懸“嗣漢天師府”直匾一塊,金光奪目、耀眼非常。正中兩柱掛有黑底金字抱柱對聯,上聯“麒麟殿上神仙客”,下聯“龍虎山中宰相家”,筆勢飄逸、骨骼飄逸,如同行雲流水一般。
這副對聯乃是出自一百多年王羲之的手筆,當時的正一教仍是道門之中赫赫有名的教派,無數閥閱子弟都曾心向往之、慕名求道,書聖王羲之曾經便是正一教的外門弟子,這是他拜師之後而寫下的真跡,當作是贈予師門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