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府院之爭(一)(1 / 2)

稀稀落落的幾點星光之下,一個身著黑衣、氣質冷峻的男子,正在這山林中,一步一步朝著龍虎山上清宮內的天師府走去。

在他身後一左一右,緊緊跟著兩個清顴瘦骨的中年人,他們一人提劍、一人掌印,在那黑衣道人的身後寸步不離。

那黑衣道人,自然便是正一教教主張庭雲了,至於餘下二人,提劍者謂之白雲子,乃是正一教左執事,麵色疏朗,儒雅白淨,負責主持教內的教理、科儀和經牘,因為時常埋首於經書和義理之中,故而也頗具文人氣態。掌印者謂之玄陽子,麵色黝黑,形同閻羅,恰與風趣隨和的白雲子截然對立,玄陽子並非天生如此,隻因其專司教內的刑罰和戒律,須得賞罰嚴明,故而時常作出一副凶神惡煞的模樣,來威懾教徒。

此二人俱是正一教內的高功,又比張庭雲年長十來歲,可他們侍立於張庭雲身後,卻沒有絲毫的不恭。

張庭雲走,他們也跟著走,張庭雲停下腳步,他們也跟著停下腳步,張庭雲望著遠方,他們也循著教主的目光望過去,不敢有絲毫僭越和違禮之舉。

自從張庭雲被蕭道成召去建康將軍府上之後,他們便一直在建康城內、將軍府外等著,直等了大半個月,才等到張庭雲出來。

張庭雲從將軍府出來之後,白雲子和玄陽子便隨著張庭雲一路往龍虎山天師府返去….一直走了許多時日,這才到了龍虎山地界。

龍虎山占地廣袤、綿延二三百裏,上清宮天師府則位於群峰正中,由天門山、台山、烏劍山、獅子山、衝天峰、應天山、西華山、烏龜山和聖井山九座高山所環繞。

乃是九龍聚集之所在、仙靈都會之寶地。

張庭雲修為散盡,失去了真氣的加持,走了兩三個時辰,雖然上清宮已是近在眼前,可張庭雲的雙腿早已酸麻不已,張庭雲無奈地歎了一聲、劍眉深蹙,最後隻得坐在一塊磐石上,累得連連喘氣。

白雲子和玄陽子見了教主這副模樣,亦是五味雜陳,正一教衰落已久,如今好不容易出了個教主這般道法通神的人物,可惜眼下教主卻已是散盡修為,從此以後,還有誰能夠撐起這日漸衰頹的正一教呢?

張庭雲修為雖然已經不在了,可眼力畢竟尚在,他一眼就看穿了白雲子和玄陽子的心中所想,苦笑了兩三聲後便伸出手來,指著七八裏外的上清宮問道:“二位師兄,你們都聽見了麼?”

白雲子和玄陽子順著張庭雲手指的方向豎耳聽去,隻聽得夜色之中,釘錘聲、呼喊聲….綿綿不絕,哪裏像是深山老林,簡直就是繁華的市鎮。

白雲子和玄陽子眼中盡是疑色:“教主….這….這是?”

“是大將軍蕭道成派來的匠師,他征發了數千民夫用來幫助我們正一教擴建上清宮和天師府,還有三萬兩賜銀,也會在之後送到天師府上。要不了多久,這龍虎山中、遠近百裏之內,都會建立起無數間道觀、開拓出無數片道場….我們正一教,也定然會氣象一新,再度揚名於世….”張庭雲心緒起伏,環顧著四周說道。

經張庭雲這麼一說,白雲子和玄陽子這才明白,為何張庭雲之前會在將軍府上逗留那麼久。

“教主之所以久不歸去,原來是為了能從朝廷之中多爭取一些支持….”白雲子心中暗暗想到,而後又看了看一眼累到在磐石之上的張庭雲,心中酸楚不已,向著張庭雲拜謝道:“教主此番下山助朝廷降妖,為了振興我正一教,一身修為都耗盡了,我與教眾一定竭誠以報!誓要完成振興教派的重任!”

張庭雲苦笑了三兩聲:“你便是不說我也知道你的心意,不過我眼下修為散盡之事,隻予你二人知曉,你們回到教內之後,切勿對他人吐露半字,更不要讓諸位長老知道。你們這麼多年、為正一教付出的功勞、苦勞我都看在眼裏,但教內的其他人,怕未必能夠皆如你們一般心思純一了。”